搜尋條件: 想念

顯示第 7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55

放手讓孩子飛,不是不愛他而是更愛他!認清10個真相,彼此才能共創新生活美好回憶

tCol 2021-05-07

麗莎.霍夫曼, 瑪莉.戴爾.哈靈頓

放手讓孩子飛,不是不愛他而是更愛他!認清10個真相,彼此才能共創新生活美好回憶

放手讓孩子獨立幾乎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從思考角度的兩端來看,有一派父母認為緊黏著青少年孩子不放,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會阻礙青少年的成長。另一派父母則堅持我們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過度,而知道父母永遠會支持、陪伴他們的青少年,擁有更堅定的信心來面對成人的現實世界。

閱讀更多

50後許多「第一次」都從陌生人得來!跨出去交新朋友,驚喜有趣的退休人生不請自來

tCol 2021-04-2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50後許多「第一次」都從陌生人得來!跨出去交新朋友,驚喜有趣的退休人生不請自來

在疫情嚴重影響大家出國旅行後,我赫然領悟到「交新朋友」和「旅行」對人生都能帶來同樣全新的體驗,而且完全不受到金錢、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發生,甚至「旅行」總會成為「過去完成式」,但「交新朋友」卻永遠都是「現在進行式」。

閱讀更多

照顧好自己,是對自己的責任!孤獨不可怕,怕的是心一直都很冷,走不出過往回憶

tCol 2021-03-26

雪兒Cher

照顧好自己,是對自己的責任!孤獨不可怕,怕的是心一直都很冷,走不出過往回憶

孤獨是什麼呢?就像是走在一大片雪地裡,漫無目的,沒有方向,所謂的適應孤獨,大概就是不會急著想找方向,也不會等著別人來救你,你知道自己接下來一分一秒血液會慢慢的結凍,但也知道點一根火柴,讓自己暖化。

閱讀更多

無法改變別人,但能選擇想要的關係!中年後婚姻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選擇放手

tCol 2021-02-26

許瑞云, 陳德中

無法改變別人,但能選擇想要的關係!中年後婚姻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選擇放手

希羽跟豐俊結婚十幾年,唯一的女兒都已經上國中了,但夫妻倆這些年相處的時間其實非常少。五、六年前公公生病臥床,婆婆年紀也大了,一個人無法照顧公公,正好豐俊公司有個機會可以調到台南長駐,於是豐俊跟希羽商量,讓希羽和女兒兩個人在台北生活,他隻身回台南工作,順便照顧父母。只是公公過世都已經兩年了,豐俊也絲毫沒有回台北和希羽母女團圓的打算。

閱讀更多

最想做的事,不要拖延!不妨告訴身旁的人,他就是奇蹟,對他說:感謝你待在我身邊

tCol 2021-02-17

李蓏昀

最想做的事,不要拖延!不妨告訴身旁的人,他就是奇蹟,對他說:感謝你待在我身邊

提到《家師父一體》這個節目,雖然我不是每一集都會看,但是只要轉到就不會錯過。這個節目是請成員們和師父一起共度一日,從中一窺師父的人生價値觀。某一集,師父請到了演員車仁表。

閱讀更多

64歲台灣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用優雅姿態掙到富裕:心存善念活到老,美到「真善美」

tCol 2021-02-08

陳亭均

64歲台灣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用優雅姿態掙到富裕:心存善念活到老,美到「真善美」

陳美鳳的人生,可能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從貧困的基隆碼頭走進五味雜陳的演藝圈,看盡明星的崛起、迷失與殞落,她踏實地踩著自己的步子,簡單平凡地走到現在,她沒什麼變,還是總記著媽媽那碗陽春麵。

閱讀更多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4種生活態度,就能預防腦退化、享受美好老後人生

tCol 2021-01-29

偉文隨筆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4種生活態度,就能預防腦退化、享受美好老後人生

阿茲海默症是在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所以西蒙波娃在五十年前寫這本書時已經對失智症有基本的了解,也描述了很多疾病進展的狀況。

閱讀更多

徘徊現象,是失智症症狀!腦神經內科醫師:出現這4種情況,一定要注意

tCol 2021-01-26

林志豪醫師

徘徊現象,是失智症症狀!腦神經內科醫師:出現這4種情況,一定要注意

徘徊現象常常發生在罹患失智症的人身上,卻不是每個病患都會發生徘徊,不過失智症患者發生徘徊,沒有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很容易發生失蹤的事件在台灣失智症的患者因為徘徊失蹤的案例,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能夠看見,每一篇失蹤協尋的背後,都是一整個家庭的焦慮擔心。對「徘徊」多一分了解,我們就能多一點準備,來看看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回事。

閱讀更多

真正活過的人,不怕死,只怕拖累家人!夏韻芬:如果我失智,請兒子送我進養老院

tCol 2021-01-14

夏韻芬

真正活過的人,不怕死,只怕拖累家人!夏韻芬:如果我失智,請兒子送我進養老院

有一次我翻閱雜誌,看到一句話「覺得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不是挫敗」。這句話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就可以從容優雅的老去,再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要活得快樂自在。

閱讀更多

50後,「放棄」是擴展生命新的可能性!和喜愛的人事物說再見,是放手即滿手的歷程

tCol 2021-01-13

郭葉珍

50後,「放棄」是擴展生命新的可能性!和喜愛的人事物說再見,是放手即滿手的歷程

願意和我們喜愛的人、事、物說再見,有可能會是一個放手即滿手的歷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