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凱特王
寫原生家庭這個主題時,我本來打算無論如何結論都要正能量。幾經思考,覺得正能量太假了,於是想著:「有沒有一種態度是既喪又暖的?」畢竟,這主題無論如何都眾口難平,也是很多人童年甚至是成人之後,好了又復疼的瘡疤。
閱讀更多
2020-06-12
威廉
多數長輩只要出了家門容易沒安全感,人到異地的不安會更加明顯,心慌變成任性,看在子女眼裡像是無理取鬧。花點時間,放慢腳步,瞭解真實需求再做安排。
閱讀更多
2020-02-18
素素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拔長大,當他們能獨立思考後,為何總像少根筋,老是傷父母的心呢?」年邁父母這樣抱怨著。
閱讀更多
2019-09-12
揚生慈善基金會
我時常在演講時會問一個問題:「你認為財富傳承對家庭成員來說重不重要?重要的請舉手。」
閱讀更多
2019-09-03
李雪雯
儘管有人認為,「孝順不可外包」是台灣社會的普世價值,但石藏文信便再三提醒「遠離《家人這種病》」的七大守則之一就是:不要為了家人犧牲自己,不行的事情就明確主張「不行」!石藏文信特別強調,如果要預防照顧者憂鬱症,或防止親子關係因照護而惡化,最佳對策就是「不要一個人獨自擔負照護工作」。
閱讀更多
2019-02-23
寶瓶文化
作為子女,我們多麼希望在父母眼中,自己出色、優異,甚至在手足之間,也會明著爭風吃醋,甚至暗中較勁,爭奪父母更多的稱讚及關心,所以更遑論父母在對待態度及行為表現上就有明顯差距,並且在資源有限下,優先被犧牲的女兒的心理。
閱讀更多
2018-12-1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最近收到一位好友送來的2019年桌曆。這份禮物乍看普通,但實質上卻別具意義,因為裡面每個月的一幅畫,都是出自這位好友的母親之手,再由他負責製作、出錢印刷,然後分送給他的親朋好友。
閱讀更多
2018-08-23
盧郁安
你還記得一碗麵的故事嗎?這個感動全台的故事迄今已12年,老二魏雪婷和老四魏學聖因為感念母親曾受人照顧,相繼成為照服員,希望能將這份愛透過長照傳遞下去。
閱讀更多
4/ 5
第 4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