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蔡曉萱 整理
「我的父親生病走得很突然,因生前沒有交代任何遺願,我們在準備喪禮時,只能用硬幣擲筊去猜測爸爸想要火葬或土葬,這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弘道臺中服務處長照服務體系主任劉培菁表示。這樣的遺憾,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我們常常為工作、理財做規劃,卻很少思考自己的「身後事」。然而,隨著時代進步,死亡不再是禁忌話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臺中服務處的「福氣社區據點」,就有10位長輩主動提出,希望能自主決定疾病末期的「醫療決策」和「身後事」。
閱讀更多
2024-09-02
郭美懿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3年全國家戶數約924萬戶,較2022年成長約1.65%,其中一人戶數約有332.3萬戶,佔總數的36%,比例最高,成長也最快速。少子化、獨居化、高離婚率,讓「孤獨死」不再是新聞中的罕見案例,果陀娛樂與公共電視合作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正是探討這個社會現象。製作人楊凱婷希望,透過這齣劇給大眾啟發,正視死亡,學會好好說再見。
閱讀更多
2024-08-28
NOW健康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全名為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遺傳性疾病。然而,SMA透過積極治療,不僅有助延緩疾病惡化,降低感染併發重症的風險,甚至有機會讓運動功能進步。在各界努力之下,健保署響應國際潮流,在8月1日起全面擴大給付,讓全台約400名病患,在臨床評估後都有申請SMA藥物治療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4-08-12
彭蕙珍
「我要決定自己的末日。」綠光創藝董事長吳念真是礦工之子,對他來說,死亡一直在身邊,早已是日常,「從小看到災變,我都在哭,我不是哭死去的人,是捨不得被留下來的人。」隨著父親、弟弟、妹妹相繼過世,對生死他看得很淡然。52歲那年母親喪禮過後,他交代獨子吳定謙,「有一天我過世,燒一燒拿去法鼓山樹葬,不要立碑,清明節不用來掃墓。」疫情前,他和太太相偕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書。他強調:「我們這一代都受過新式教育,對生死要看得很清楚,不要讓下一代有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7-31
林永勝
「由布院之森」,九州最受歡迎的觀光列車。清晨博多車站的月台上,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與列車 合照 。接近發車的前一刻,駕駛艙前依舊是長長一列等待合影的人龍,直到站務員的登車廣播聲響起,才匆忙地跳上車廂。列車一開動,乘務員仔細地介紹著車上的各項設施及沿途風景,乘客們又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精美的鐵路便當來拍照。每個人都難掩心中興奮的情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乘務員的解說,並沒有太多人在意。
閱讀更多
2024-05-14
大衛.布魯克斯
對陪伴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耐心。信任需要時間。善於陪伴的人展現哲學家西蒙.韋伊(Simone Weil)所謂的「消極的努力」 (negative effort),也就是克制自己,有所保留,注意他人的狀況。韋伊寫道:「最寶貴的禮物不是自己千辛萬苦找到的,而是等待來的。」善於陪伴的人會放慢社交生活的節奏。我認識一對待朋友很好的夫妻,朋友都說,跟他們在一起很舒服。他們讓你在飯後願意在他們身邊待久一點,或是與他們在泳池畔的椅子上閒聊。跟他們在一起,你覺得很自然,友誼漸漸變得深厚。如果別人認為跟你在一起很舒服、自然,這可是了不起的才能。
閱讀更多
2024-04-19
NOW健康
肺癌復發預後差,小心可能是罕見基因作怪!1名現年67歲的婦人,在5年前因咳嗽、體重減輕就醫,檢查確診為第3期肺腺癌,經手術與標準的化療與電療,卻在1年後復發,且出現癌轉移與惡性肋膜積水的症狀,進一步檢測發現少見的BRAF基因突變,隨即依醫師建議接受對應的雙標靶治療,迄今過了4年不但讓癌胚胎抗原指數CEA從最高的17.88降至正常範圍的3.35、影像顯示癌細胞控制良好,且病友也能維持良好的體能,可以自主走路到診間回診。
閱讀更多
2024-02-21
NOW健康
80歲的黃奶奶本身患有高血壓、輕度失智症、憂鬱症及退化性關節炎等病史,長年於心臟科與精神科門診就醫追蹤,只是過去1年曾多次行走間跌倒,地點包含家中廁所、家門外防火巷與戶外等處。家人因擔憂遂陪她至醫院就診,經問診才知黃奶奶跌倒前會發生頭暈,至於跌倒時間點則不太一定,白天、晚上都有過,甚至跌倒後需旁人攙扶,自己無法站起。
閱讀更多
2024-02-20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這個新年我經歷了人生最痛苦,最難過的新年」,馬來西亞男星鐘盛忠在臉書悲痛發文表示,父親在除夕夜當天吃完年夜飯,在看別人放鞭炮時,不小心吸入煙導致氣喘發作,突然呼吸困難,發紫,緊急送醫,昏迷9天後不幸過世。他並PO出趴在父親棺木前痛哭照片,令人鼻酸。氣喘俗稱「哮喘」或台語「嗄龜」,多數患者在小時候就有過敏體質,且多在20歲前發病,又以夜間及清晨特別容易發作。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發作時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緩慢出現,通常症狀不是很嚴重,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給予有效治療也可能會致命,如一代歌后鄧麗君就因哮喘宿疾引發呼吸衰竭,1995年病逝泰國清邁,終年僅42歲。
閱讀更多
2/ 15
第 2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