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鍾媽媽去年小中風時,照顧問題就曾造成家人們困擾。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白天都無法留在家裡照顧她,只能先輪流請假來因應。還好,第一次小中風的狀況不算嚴重,持續時間也不長,曉蘭跟兩個嫂嫂每人一周回來兩趟,三個人分擔照顧工作,總算度過難關。
但這次鍾媽媽中風,情況比上次嚴重,家人已有長期臥床的心理準備。兩個嫂嫂首先坦承,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像上次這樣輪流請假來照顧,看看是不是要申請外籍看護來幫忙?但問題是,外籍看護的申請程序很長,沒有兩三個月是來不了的,而且疫情即使逐步解封,找外籍看護也不容易,絕對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
曉蘭知道兩位哥哥都有家庭上的難處,對照顧媽媽這事有心無力,最後想想,先試著跟公司申請留職停薪來照顧媽媽。公司答應給她半年時間,之後再看狀況讓她回來上班,曉蘭感激之餘,仍不免擔心,這半年不知道能不能解決找看護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曉蘭雖然可以停職來照顧媽媽,但她自己也有家庭,沒辦法一直住在媽媽那裡,三天兩頭的往返,讓她疲憊不堪。加上家裡作息全都被打亂,先生雖然沒有明顯的怨言,但不滿之情卻寫在臉上,曉蘭既要承擔照顧的責任,又得面對家庭的情緒壓力,身心俱疲之下,已經好幾個星期都沒睡好覺了,她甚至懷疑自己有憂鬱症的傾向。
配合鐘點照服員解憂,為自己留喘息空間
曉蘭跟哥哥們談過幾次,希望能得到一些協助,哥哥們表明,他們也願意分擔照顧責任,雖無法在人力上協助,但可以提供經濟上的支援,看看是否有其他的看護來源可利用?
他們找了幾個人力仲介,發現本國籍的看護費用較高,但目前網路上有以時計費的預約平台,不一定要整天、長期聘僱,可以依照個別需求彈性安排照顧時間,如果能讓曉蘭安排一下,跟平台的照服員配合,她也許就能兼顧家庭與照顧媽媽的問題了。
曉蘭嘗試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每隔一天請平台的照服員來照顧媽媽,她自己就有喘息空間,而且家裡這邊也不至於太忽略,家人間的氣氛也改善許多。更有意思的是,她察覺到平台的照服員,不但在照顧上比她自己專業,而且對待媽媽的態度,絲毫不輸她這個親生女兒。
延伸閱讀:
照顧爸媽壓力大,調查近7成覺得沉重!專家推「這些方法」減輕負擔:長輩有尊嚴,家庭能和諧
照顧這件事,不是家人親為才最理想
這時她領悟到,原來照顧這件事,並非要家人親自來才最理想,只要能找到合適,又可以安心託付的人,讓她們專心地照顧病患,家人也能常常來探望,這樣三方都可以很好。
過一段時間後,曉蘭跟公司商量,讓她可以自己彈性安排照顧時間,她就可以回去上班了。配合平台照服員的服務,加上她他們隨時可以將鍾媽媽的狀況,報知給曉蘭安心,而曉蘭則改為一周回去一兩天,晚上下班後也也常會回去探望媽媽一下。
曉蘭的哥哥對這樣的轉變,也覺得理想多了,他們都願意負擔照服員的鐘點費。若讓曉蘭一個人承擔這麼大的照顧責任,誰知道長期下來會不會發生什麼憾事?以現在的安排方式,媽媽不但可以獲得較好的照顧,曉蘭也可以兼顧家庭、事業,及照顧責任這三者,家庭又恢復和樂的氣氛了。
(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