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卡片媽媽看一眼說好醜!後來發現是母親節卡片,她跟我道歉、抱我,但來不及了

我做卡片媽媽看一眼說好醜!後來發現是母親節卡片,她跟我道歉、抱我,但來不及了

最近小茵在班上常常無緣無故就掉下眼淚。班上同學覺得她不太對勁,就帶著她來找我。但小茵一點也不想來,她覺得輔導室是「問題學生」才來的地方。在諮商室中,小茵常常說著說著就掉淚,甚至大哭。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難過。

 

小茵是個有完美主義特質的孩子。國小的她,會在月考前寫下自我激勵的話,例如「我要考第一名!」「相信自己做得到。」因此,她的成績一直維持在全班前三名。升國中時,小茵順利考上明星學校的語文資優班,但班排卻從前三名變成了十幾名。

 

小茵知道語文資優班的同學本來就很強,但她還是很難接受自己的成績掉下來了。

 

當鄰居、朋友問小茵的爸媽︰「小茵是怎麼讀書的?你們怎麼把她教得這麼好?」媽媽總是很得意地說︰「我也不知道。我都沒叫她去念書,她都很自動自發,不用我擔心,也沒有補習就能考前三名。現在在念XX國中的語文資優班!」

 

媽媽因為小茵感到驕傲的時候,小茵卻常常覺得失落。

 

若月考沒有考到全班前十名,或小考考不到八十分,小茵總覺得很丟臉,非常自責。小茵會不斷檢討自己哪裡出錯,或是哪裡又粗心大意了,因為自己沒考好而整天心情低落。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小茵常常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後悔,每天花了很多時間在責備自己。

 

小茵覺得自己腦中好像有個負向的迴圈,跳進去,就迷失在負向迴圈之中出不來,整個人渾渾噩噩。例如︰媽媽罵小茵沒有把家事做好,小茵會自責好一段時間,整個人魂不守舍……

 

在魂不守舍的情況下,小茵做事情就更容易出錯了!就像一個惡性循環,小茵都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平復心情。因此,小茵不僅責備自己事情做不好,還會責備自己怎麼一直心情不好。

 

我們談了好幾次,小茵提到了她內心深層的恐懼。

 

當做得好成為應該,做不好的事,卻不斷被自己放大、檢討

 

小茵的爸爸是公司的高階主管。當小茵做錯事時,爸爸總是嚴肅地告誡小茵︰「電鍋還會忘記加水,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做什麼!」

 

國小六年級有一次小茵考第一名,興高采烈地回家,爸爸卻說︰「那是因為你念的是鄉下的學校,你國中就要去市區念書,這個分數根本不能跟別人比!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才進步一點點就自滿,這樣以後不能做大事!」

 

「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我做了那種可以開窗戶的母親節卡片,很開心要送給媽媽。我做得有點失敗,窗戶不小心破掉了,我只好用雙面膠來補救。但我還是很興奮,因為是我自己上網查、自己做,最後好不容易成功的。

 

「結果我回家,卡片拿在手上,還沒有說話,我媽剛好在看電視,她抬頭看了一眼說︰『那是什麼?好醜喔!』我媽後來發現那是母親節卡片之後,她有來跟我道歉,還有抱我。但已經來不及了,我永遠記得她說的第一句話……」小茵看著我,淚水滑落臉頰。

 

上個月,爸媽離婚了,這件事對小茵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小茵非常自責,她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把弟弟妹妹照顧好,爸媽才會離婚。

 

她說︰「我媽問我要跟誰的時候,我一直哭著說不要離婚。他們一直問,我只好說我要跟弟弟妹妹一起,我想,這樣他們或許就不會離婚了。後來我爸可能覺得我很『番』,就打了我一巴掌。我爸說我沒辦法決定的話,就他們決定,因為阿嬤說要弟弟這個長孫,爸爸說那我就跟媽媽好了!」

 

「那麼,你這幾天跟著媽媽還好嗎?」

 

「我這幾天是跟我媽一起住。我媽說我假日都可以回去找爸爸,叫我不要難過,只是分開住而已。但對我來說,這個家已經破碎了。他們結婚時約定要在一起一輩子算什麼?我們三個又算什麼?如果他們現在會分開,那為什麼之前要結婚?」

 

小茵很執著於自己的想法,而且媽媽發現不管怎麼勸小茵都沒有用,覺得她實在無法溝通。媽媽覺得小茵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很堅持己見。別人怎麼說,她都聽不進去。

 

而且,小茵不懂,為何班上爸媽離婚的同學好像都沒事一樣。

 

「班上也有好幾個同學的爸媽離婚,他們都覺得沒差,所以我也不知道可以跟誰說。還有人說有點忘記爸媽怎麼離婚的。我不懂,這麼嚴重的事情怎麼可能忘記……」

 

可能因為小茵原本就有很大的課業壓力,再加上父母離婚對小茵的衝擊,小茵那陣子情緒更加低落,更容易陷入負向思考。

 

第二次諮商,我給了小茵一個回家作業。我請小茵每天寫一件覺得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不限於要被人肯定或得到好成績,例如︰和小狗玩得很開心、幫媽媽做家事等,只要覺得自己做得好的事情都算。

 

但下次晤談時,小茵卻跟我說︰「老師,對不起,我沒有寫……因為我找不到我做得好的事情,那些事情都是我原本就『應該』要做到的!」

 

在那一刻,我突然很心疼眼前的小茵。我彷彿更能理解小茵為什麼過得那麼辛苦了。因為所有事情都是應該要做好的,所以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值得被肯定。

 

當做得好成為應該,做不好的事情卻不斷被自己放大檢視,難怪小茵會憂鬱啊!

 

大部分情緒困擾的源頭是責備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他認為大部分情緒困擾的源頭是責備。因此,重要的是停止責備,以及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A─B─C理論(如左頁的圖),指出一個人對於某個事件(A)的信念(B),造成了情緒反應(C)。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分手後感到低落,不是因為分手本身(A)造成低落的情緒(C),而是個人對這件事情的認知導致心情不好,例如「我是個魯蛇,才會被拒絕」、「她提分手,都是我的錯」、「我是個沒用的人」的信念(B)而導致低落的情緒。理情行為治療的重點是教導我們如何去改變那些造成情緒困擾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

 

當我們去駁斥(D)那些非理性信念,可能產生新的信念(E),以健康的想法取代不健康的想法,最後促成了新的感覺(F),例如︰不再是嚴重的焦慮或憂鬱,而是較為健康的難過或失落的心情(註)。

 

 

找出你「應該」、「必須」、「自我貶低」等非理性信念

 

那麼,什麼是「非理性信念」呢?非理性信念是指個人「應該」、「必須」、「自我貶低」等信念,例如不切實際地誇大、不切實際地需求、貶低自我價值及完美主義等。

 

在接下來的晤談中,我們找出了小茵認為自己「應該」要做好的事情,例如︰「考試本來就應該要考好」、「爸媽離婚就是家庭不圓滿」、「我必須把每件事情都做好」等。

 

我們討論怎麼去駁斥這些充滿「應該」、「必須」的信念,改成比較有彈性的語句,這個歷程稱為「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例如︰「我很難過爸媽離婚了,但爸媽都還是很愛我,只是爸媽沒有住在一起而已」、「有些事情我沒有做好,或考試沒有考好,但世界不會因為這樣而毀滅,我還有機會改善!」

 

而這些「非理性信念」是怎麼來的呢?很多時候,是孩提時期的我們從重要他人那裡學來的,而我們一不小心就「內化」了這些批評,成為負向的內在語言。例如︰爸爸說小茵「電鍋還會忘記加水,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做什麼」、「這個分數根本不能跟別人比」,以及不斷告訴小茵「你不能自滿,不然以後不能做大事」。

 

這些強烈的話語,伴隨著我們長大。我們總是以為,童年的傷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慢慢淡忘。我們已經長大了,更強壯了,已經有力氣去面對那些大人給我們的批評和指責。

 

但,當我們長大後,不小心電鍋又忘記加水、面試沒上、考試沒通過、報告被主管退回時、被同事討厭時,那些話又跑出來了。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再是父母的耳提面命及告誡,而是我們心裡的聲音︰「你怎麼這麼沒用!」「你什麼事都做不好!」「你真的很憨慢(台語)……」我們才赫然發現,那些父母曾經說過的話語,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裡。

 

當夜深人靜時,啃噬著我們的心,讓我們無法肯定自己、喜歡自己。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先陪伴,再教養:讀懂孩子不愛念書、手機滑不停背後的困境,校園心理師給青春期父母的27則心法》,寶瓶文化出版,蔡宜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