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你想要留下些什麼?」這個問題值得好好花些時間深思,尤其是年過50歲的人。
前幾天參加曹中瑋老師的新書發表會,她是台灣心理學界重量級學者,40年的心理諮商教學與實務工作經驗,公開演說一點都不陌生。但這一場,站在麥克風前,她一開口便哽咽了。
當我細細將新書《懂得的陪伴-一位資深心理師的心法傳承》讀完時,再一次被老師的眼淚溫潤,她說寫此書是「自許在可能所剩無幾的人生歲月裡,傳承我的工作或人生的經驗」,字裡行間,殷切提攜後進的情意真切。
心理諮商是相當個人而內在的探索,人心比海深,要說清楚那些幽微的觸動如何變成療效,淺顯說明不易。老師發表時的真情流露,讓我想起馬拉松跑者抵達終點時的眼淚,奮力之後完成的欣慰與澎湃情緒。
良師在前,對我而言,更多的收穫是再次被提醒要直視生活核心,中年之後光陰箭矢開始下彎,我要將自己帶到哪裡?要用什麼基準衡量自己的價值?
中年階段決定人生是否圓滿
台灣社會喜歡用「圓滿」兩字來形容終極幸福。我個人的理解「圓滿」兩字如一篇文章最後的句號,沒有這個句號,故事就懸在半空中。人人都想圓滿,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何求取圓滿?
雖然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是仍然有那得意的一、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提出「峰終定律」(Peak-End Rule)概念,指出人對體驗的記憶由「高峰」及「最後」時刻這兩個因素決定。應用這個概念,人過了中年「高峰」通常已定,但是「最後」時刻大有可為。
調個順序,結果就大不相同。
研究生命週期的學者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把人生後期的階段稱為「豐盛期」,人在此階段會把注意力從一己的擴展,轉到照顧、關心接棒的後代。
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年之後做些什麼反而更重要,因為這個階段將銜接決定人生價值的生命後期,而中期與後期也能是連貫的一氣呵成。學者說的注意力的擴展移轉,簡單來說,就是「傳・承」。
財富傳承變情緒勒索工具
台灣社會談論傳承時,多半集中在討論財產的分配,老一輩將房子、土地、股票分給下一代,就以為是傳承,沒有注意「傳」與「承」是雙方,僅有單向的分配,只是做一半。
財產移轉或遺產分配沒有處理好,上一代的心意,常變成下一代的爭產糾紛,變成感情撕裂的主因。
有位朋友就遇到家族長輩再三強調,家族「祖厝」世代傳承要守住。偏偏有人動手腳將房產拿去抵押貸款,欠款不還落跑。
伯伯、叔叔們罵人時義憤填膺,談到出錢就噤聲,為了不讓祖產法拍外流,朋友掏光所有積蓄,甚至借錢還款保「祖厝」。但一談到房子使用應變更,出錢的人反而被幹譙不尊重長輩,被指責為數典忘祖的罪人。
還有就是一些父母想用財產控制下一代,動不動拿財產分配威脅子女聽話,用這種方式勒索子女的情感,想來相當可悲。
沒有人喜歡被控制,用財產交換來的絕對不會是愛。有財富可以給子女很好,但能夠用在自己的身上更好。真正高明的財富傳承,不是給魚吃,而是讓子女有釣魚的技術。
傳承專業,受惠是全體社會
聽過一位編竹老師傅提及將一生技術教授給他人時,自己是滿滿歡喜。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看著自己的專業DNA能延續下去的欣慰。
專業能力的傳遞需要時間,因為自己會是一回事,但是要教別人會又是另一門檻,因此,要將一門技藝、知識學問傳下去,最好在進入中年就要開始著手進行。因為此時體力與智力都還在高原期,教導原有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能激發出創新融合。
在傳統技藝的保存上,可以看到好多這樣動人的故事:窯燒龍眼乾、手工黑糖、日曬鹽…,專業傳承受惠的是全體社會,比起家族財富傳承,更具價值。
精神的傳承,是一生受用的禮物
為子女樹立正確觀念,透過生活點滴之中,自然凝聚出家族精神,這是給子女獨特而一生受用的禮物。
日前走了一趟嘉義布袋漁港,行車之間我向先生分享以此為背景的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其中一段寫到主角與阿公遇到鄰居偷採絲瓜,阿公見狀趕緊拉著孫女閃到門後,遮掩的心比偷絲瓜的人還甚。主角不解,阿公解釋說,偷瓜的人家中有十幾口人要吃飯…。
30幾年前看的小說我還記得,印象之所以深刻,是因這正是我的阿嬤、媽媽會做的事情。「待人以慈」、「寬厚有量」,是她們傳遞給我的精神。隨著年紀增加,我愈加能感受,這樣的精神一直支持著我,挺過人生高低起伏。
精神傳承可以有各種方式,一道屬於自己的家傳菜、年年不忘的儀式、敬業的態度…,這些都能是精神的傳遞,情感的延續。趁著還有時間,想一想你想傳承什麼?並且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