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創始人艾德‧迪安納(Ed Diener) 教授和肯定心裡學的權威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Seligman) 教授一起發表過〈非常幸福的人(Very Happy)〉這篇標題相當有趣的論文。兩個人針對約兩百名的人進行幸福指數測量後,開始分析指數位於前百分之十的人的特徵。結果,他們發現幸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跟不幸福的人區分的特徵不是金錢、健康或名譽,而是「關係」。
幸福指數最高的人跟指數低的人相比,獨處時間相對來說並不多,日常生活中大多時間都與人交流。周圍總是有人相陪,人際關係網又廣又深。同時自己在朋友中評價頗高。
報告或研究結果形容得頭頭是道,但結論是很簡單的。那就是無論是成為爆發戶或爬到更高的位置,自己一個人的話是無法獲得幸福的。
老人家會說過去的日子雖然常常餓肚子,過得很辛苦,但還是覺得過去比較好。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過去有人一起分享食物,無論是傷心還是快樂都有人陪伴。這就是幸福的基本條件。
因此,我希望我的朋友、熟人,甚至認識我的周圍所有人都能夠過得很好。只有他們的人生健全幸福,才能夠長久地作為我的人生知音,我也能夠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和勇氣。即使是對我沒有好感的人,我也希望他們能夠過得很好。
因為只有自己人生過得滿足和幸福的人才會對他人寬容大度。而且當他們過得幸福之後,原本對我感到嫉妒和厭惡等負面觀點就會消失。幸福的人不可能把能量浪費在誹謗他人。也就是說,如果我想長長久久過得幸福的話,那我周圍所有的人也一定要過得很好很幸福才行。
周圍的人要先過得好的原因
幾年前,我某位從女高時期就走得很近的朋友因為丈夫公司破產,生活突然變得很艱難。
有一段時間,她中斷了所有聯絡。幾年後,我們再次見面時,我覺得她憔悴到令人憐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濟上的缺乏影響了她的內心,她冷嘲熱諷地責備我說:「只用金錢養小孩,妳內心不會不安喔?妳放在社群上的照片上的照片是為了炫耀嗎?」最後,我因為害怕跟她聯絡,就自然地疏離了。
不久前,某位跟我在工作上相處很好的後輩打電話來說自己已經離職了。這位後輩是在時尚界工作,總是會告訴我最新趨勢等有趣的事情。
她離婚後,因為無法克服這個打擊,於是決定放下工作去留學。我當然真心希望她在全新出發之後可以重新站起來。只是這位後輩和我在工作上常常產生同感,這樣一位知心人要離開了,我的內心某個角落好像破了一個洞,有股說不出去的空虛感。
我再次發現,只有我一個人過得好是不可能幸福的,只有我周圍的人都過得很好,彼此互相分享幸福,我才能越來越幸福。
許多公司到了年底都會有人事異動,這時候員工們憂喜參半,有人獲得晉升,有人戴上了勝利的桂冠,當然也有人要打包行李回家。某位平日就像大哥一樣備受依賴的知名化妝品公司代表,和某位在流通業界劃時代人物的某代表都在同一年被調派到顧問職位,從現在的位置上退下來。
那段時間我們三個人因為定期參加早上七點的早餐會,培養出友情,也常常互相幫忙。因為是在職場上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所以當對方不再出現在現場時,難免感覺感傷。當牢靠的支援軍不在時,原本穩固的企業關係和早會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活躍了,令人非常難過。
即使自私地想,當我周圍的人都過得很好時,我才能撈到更多好處;相反地,當我周圍的人過得不好時,我能夠得到的幫助也變少了。因此,當我的友人在很好的公司就職時,我會像是自己的事情那樣開心。他們享有更棒的東西時,我能夠一起享有的機會也會增加。他們晉升時,我也會很開心。友人可能到達更具權威的位置的話,我的人脈也跟著變強大。
這就是人情味吧。不一定是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那些過得很好的人身上會算散發出好的能量。
相反地,陷入困境的人自然散發出憂鬱和負面的能量。會主動伸手幫助他人的「愛管閒事的人」,其實是在積極幫助自己的人。如果我們改變想法認為他人過得好和幫助他人都是為了自己的話,如何呢?
愛管閒事的人更加幸福。
(本文摘自《不必口吐荊棘,也能自信鋒利》,采實文化出版,沈熙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