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多久沒有跟朋友秉燭夜談?李偉文:每次聚會慢下腳步交流,豐富自己也豐富別人

50後,多久沒有跟朋友秉燭夜談?李偉文:每次聚會慢下腳步交流,豐富自己也豐富別人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感最大的來源,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滿足,這是許多調查與研究都共同呈現出的結論。

 

所謂人際關係,在上班時,跟客戶及同事的互動大概佔了我們最多精力,至於生活上的親朋好友往往只能利用有限的下班時間與休假日培養感情了。

 

遺憾的是,花最多時間的同事與因工作往來的利害關係人,在退休之後幾乎都會消失,我們是否擁有足夠的生活中的好朋友彼此互相扶持,共享退休後的生活以及共度人生的晚年?這是要及時提醒自己的重要事項。

 

尤其交朋友是要花時間的,培養相知相惜的老朋友更是不容易,退休後雖然有時間去交朋友,但那些都是新朋友,而朋友的交情,一年就是一年,老朋友是很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在各種場合交到的好朋友維持聯繫,甚至為了省時間且維持穩定不變的關係,想辦法把所有好朋友都串連起來,我自己從很年輕時就主辦一個聚會,這也是生活在都市叢林裡的一種實驗。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源自了解所謂朋友就是彼此要有互動往來,朋友跟親人不一樣,家人沒空見面還是家人,血緣親情是無法斷絕的,但是與朋友都不往來沒見面,就不能稱為朋友了,而且久久約一次見面通常地只能吃吃喝喝變成酒肉朋友,也不理想,因此如何創造與好朋友共同學習一起成長彼此分享與鼓勵的機會,是我辦這個「民生健士會」的起心動念。

 

一九九0年時已成家立業,工作穩定,因為當時我住在台北民生社區,我也是社區童軍團團長,童軍伙伴有時也會自稱為健士,因此我把這個在家裡舉辦的聚會稱為「民生健士會」。

 

每月固定一次的室內聚會有演講、生活心得報告、座談(或算辯論);室外活動有參觀、郊遊、旅行、露營等等,其他還有音樂欣賞、詩詞朗誦、戲劇表演、讀書或電影的討論……當然我們也從事公益,善盡社會人的責任,但是我們也聚餐、也飲茶品酒懂得疼惜自己。

 

其實所有的活動,我們都不當作是活動,而只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室內聚會還是有段落有節奏的,大致如下:

 

6:00~7:00

用餐、聊天,準備了一成不變簡易燴飯、玉米湯、甜湯或伙伴自由提供餐點。

 

7:20~8:00

以心靈之眼看大地。由二位伙伴以幻燈片與大家分享生活上、遊上的心得與 感想。

 

8:00~10:00

專題演講。由一位伙伴介紹他的工作與專業,算是較正式的講。

 

10:00~半夜

秉燭夜談。每次決定一個具爭議性的主題,大家可以相互討論、辯論。

 

除了定期的室內聚會外,每個月還會有二次左右的戶外活動。整個聚會算是個人的邀請,所以都不收費。

 

一開始我就堅決不收任何費用,原因有很多。比如說,一有收費問題,勢必就得組織化,這就違背民生健士會的前提。另外整個民生健士會是半開放性組織,只要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不管任何行業、職位高低,皆歡迎,可是萬一有個別有居心的人參與了,利用整個聚會、破壞整個聚會,怎麼辦?

 

若你收了所謂會費,你就沒轍了,而不收費的話,我可不邀請那個人來,那個人就沒有理由出現了。

 

為了不收費用,整個聚會的支出勢必不能太高,否則對主辦人也會形成壓力,也會辦不長久。一般而言,任何團體聚會花費最大的就是場地與餐飲。所以在家裡辦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可以省下場地費,又有溫馨的氣氛。其實辦活動的地方不用太大,民生東路辦了兩年多,民權東路辦了四年,這兩個地方也都只是三十來坪的傳統公寓,傳統住家裝潢,照樣可以每次擠四、五十人熱熱鬧鬧的聊天、演講、討論。

 

餐點更便宜,幾十個人吃,燴飯加湯加甜點不到一千元就可以吃飽。後來蘊慧懷孕後,許多伙伴自告奮勇輪流掌廚烹調,大家就更有口福了(一切還是以自願為原則,有誰想煮就自己買東西來煮)。

 

至於戶外活動費用更省了,若伙伴有資源(別墅或度假中心)常會主動提供,若在外用餐付帳時也是大家臨時攤一攤各自出錢(所以健士會出去玩,身上要帶一些零錢)。

 

然而討論會的形式也是經多年來的發展修正,相信可以符合各種個性、各種需求的設計。

 

通訊的發行,也是隨著伙伴們的成長而愈形重要。初期紀錄活動狀況,大家的工作生活動態以及活動預告,之後增加許多大家寫的生活所感。讓伙伴們雖然沒碰面卻仍然可以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好玩的是,我們對一個朋友的了解,縱使一年半載就碰到好幾次,卻不如看他寫的一封信或一篇文章。

 

因為我們並不是在寫文章投稿,而是像在對老朋友聊天說心事,所以當然遠比碰面泛泛交談來得深入。

 

何況現代社會裡朋友之間,能有「高品質」的聊天機會很不容易,不僅要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要有氣氛和心情。寫信或許是高品質聊天的重要方式。

 

通訊的英文名稱是newsletter,也就是新聞信――以印刷小量發行的信件性質的刊物,因此對象是特定的,內容是私密性的,有些像私人信函。

 

正好現代人不太寫信,連深入的聊天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因此才會有現代人每天碰到多人、每天講很多話,可是還是很孤寂。以前我們寫信,可以傾訴些真心話,可以有知音,當我們失去與朋友交談心靈溝通,也沒有機會藉由寫信時順便整理自己心裡的聲音。

 

民生健士會通訊可以有這樣的功能,讓你自在的寫信,讓許多朋友的心情可以在此交流――卻又不必花太多時間。

 

這份通訊,每個月十多頁A4紙張,經過簡單排版,每頁可擠得下一千五百字以上,所以每一期約有二萬字,都是診所助理打字,然後用診所影印機自己印,然後自己裝訂,簡單裝封,貼上郵票,再寄給大家,發行份數從一百份到後來的三百份。

 

大家一定會好奇,為什麼這麼麻煩,在臉書開個社團聯繫不就好了?

 

但是大家別忘了,一九九0年初,雖然已經有個人電腦,但是沒有網際網路,當時還沒有上網這個概念,不要說智慧型手機了,當時連行動電話也沒有,傳呼機,也叫嗶嗶扣這個靠人服務的聯絡工具也才當紅。

 

跟現今即時通訊社群網站的方便相比,當時雖然相當原始,但是紙本的通訊,反而有凝聚的效果,當然,純手工製作限量發行的刊物,更帶了些人情的溫暖。

 

這個聚會我比較喜歡把它定義為「讀人、讀世界」,當然,這也是廣義的閱讀,也是閱讀的可能性之一。

 

我把每一次往往長達五個小時以上的讀書會分為三個階段,以中間的專題討論為核心,前面有小型分享,後面有主題式聊天的秉燭夜談當壓軸。

 

專題討論每次由一個人主講,時間一個半小時左右再加上一個小時左右的問答與討論。主講的內容以主講者自己工作的專業內容為主,這也是來自我希望能了解每位朋友每天努力工作貢獻社會,究竟他那些工作內容或專業秘辛是啥?跟我們有何關係?

 

至於專題前的分享每次會有二至三位來報告,每個人只有二十分鐘左右,因為有些人的工作內容或許無法以專題演講來分享,但是還是可以介紹一下他最近的旅行,參加的活動或課程,或者個人的興趣或娛樂……等等。

 

最後一個段落是秉燭夜談,通常是在晚上十點半以後才上場,也就是在前面的分享與演講結束,再經過半個小時茶點自由聊天後,那些沒有家累,不用趕回家照顧孩子的朋友們繼續留下來「夜談」。

 

通常我們會訂個主題,選一位主持人來討論,主題大致是開放的,讓大家以不同觀點來爭辯或激盪。比如有一次到加拿大旅行,看完某個博物館的特展――「禮物」,祖先留給後人的文明之禮,我們就討論當我們離開世界後,會希望自己留下什麼給家人,給社會或給世界?

 

有一次有一位朋友正準備結婚,她在台北工作,她未來的先生在高雄工作,我們那一次的秉燭夜談就討論,到底她該遷就先生,還是她先生必須把工作辭掉房子賣掉,搬到台北來?

 

我們這個讀書會,除了凝聚了一百多個家庭的向心力,彼此成為終生相伴的好朋友,也促成了一個生態保育團體的成立(荒野保護協會),後來隨著工作與任務及年齡的改變,沒辦法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就轉型成電影讀書會,但是如何在讀人讀世界擴展自己視野之餘,也能結交到一群好朋友,我相信在現在有網路與手機的時代裡,運用新的科技與工具輔助,達到同樣人的連結,感受到真實的情感,應該是更容易的。

 

現在我們從民生健士會到荒野保護協會,然後年過半百後,現在我們轉型成為「夏瓣生俱樂部」,期許自己能像夏天盛開的花瓣一樣,展現活潑的生命力,豐富自己也豐富別人。

 

除了每月定期的電影讀書會之外,還有不定期的「蝸行台灣」,提醒自己要像蝸牛一樣,慢下腳步,一步一步踏上土地上,不再匆匆地經過身邊的風景。

 

與好朋友一起在台灣美好的鄉間行走,是身體與精神的雙重享受。流汗走路原本就是健康之道,再加上能跟好朋友老朋友對著明月山川相問候,晚上住在民宿泡茶喝酒聊天又是精神一大饗宴。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只是自己玩自己開心而已,我們也「順便」做點有意義的事。通常每一次行程,會有一、二朋友負責規劃與聯繫,通常我們會找一個在地的公益團體,說要捐款給他們,(通常我們每個人每走一公里至少會捐出二十塊,一次行程走下來,大概會湊出幾萬元),然後讓他們能跟我們簡報一下所做的事情。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只是看到這些鄉鎮社區外在的表象,而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在地的人文風貌以及所遭遇的困境。

 

因為通常在地的公益團體規模都比較小,資源也比較少,我們所捐的一點點款項,對他們而言或許是場及時雨,而且當一個人或一個小團體默默做的事,能被看見,往往也是種安慰,一種精神上的鼓舞,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五十來歲的老朋友,都多少有點社會歷練或社團經驗,在彼此交流中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

 

自己旅行遊山玩水很好,但是太輕,應該要加點關懷的實際行動,增添點意義;退休全力投入當全職志工很好,但似乎有點重,透過旅行也貢獻自己經驗與力量,享樂中又滿足生命中意義的追求。

 

這是我在五十歲之後所進行的生活方式,也在周邊朋友群中推動,這真的是輕又不會太輕,重又不會太重的生命況味。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偉文隨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