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飄香,就連不愛吃粽子的我,在端午節當然也要吃一顆才有過節的氣氛。」謝曜駿笑說。以年年掀起論戰的「北部粽」與「南部粽」來說,姑且不論到底哪一種擁護者多,光是作法就能分出熱量差異。
南部粽是先將餡料炒熟後,與生糯米一起包入粽葉中用水煮熟;北部粽則是把糯米與餡料在鍋中用油拌炒至半熟,再包入粽葉裡蒸熟。所以一顆北部粽熱量約500~600大卡,是整天所需熱量的1/3~1/4,相同大小的南部粽則少約100~150大卡。
謝曜駿說,面對「肉粽」節,想飽足口慾又不想讓身材「變肉粽」,可以把握4大原則,健康聰明地吃:
一、大小選剛好,蔬菜不能少
選擇「女性拳頭」大小的粽子,這樣已達1碗飯的量。而粽子所含纖維少,記得要搭配1碗蔬菜來增加纖維量,除了可增加飽足感,也能幫助腸胃道蠕動。譬如醋溜雲耳、涼拌小黃瓜、水煮玉米筍、竹筍湯等低油烹調的菜餚。
二、去除五花肉,蛋白質要夠
粽子本身的油脂含量偏高,可避免使用五花肉,或去掉五花肉再吃。另可額外攝取約半個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食物,建議植物性蛋白質、魚或海鮮等低脂蛋白質來搭配,如番茄豆腐湯、蝦仁豆腐、五香滷豆干、酒蒸蛤蠣、清蒸鱸魚等。
三、水果一拳頭,消化好幫手
餐後應攝取拳頭大小或碗裝8分滿的水果來幫助消化,像是含有酵素的鳳梨、奇異果、木瓜或香蕉就很適合。
四、調味選天然,少鹽無負擔
粽子本身已有調味,建議不要再額外淋醬,可以使用香菜、蔥、蒜泥、辣椒等天然食材來增加風味。
粽子雖然美味好吃,但謝曜駿也提醒,粽子是糯米製品,吃多了對身體、腸胃道都是負擔,吃的量還是要注意,建議1天吃1個就好,平時也要降低吃的頻率。若能再加上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除了消耗熱量也能幫助腸胃蠕動,讓大家享受端午不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