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鄭屹喬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鄭屹喬醫師:大家好,我是鄭屹喬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程演進為何?
鄭屹喬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分成潰瘍性大腸炎跟克隆氏症,這兩個疾病的病程演進有一些不一樣,以大腸直腸外科來說,比較常遇到的是潰瘍性大腸炎,通常一開始來的時候,症狀都是以血便為主,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少量血便,做大腸鏡時意外診斷出來的,一開始的症狀大部分是比較輕微,後續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可能就會產生大量血便,拉肚子可能從一開始三、四次,變成一天要二、三十次,整個症狀嚴重起來後,連體重都會下降、營養會變差,就會變成面黃肌瘦,甚至有發燒跟感染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腸道可能會跟哪些器官形成瘻管?
鄭屹喬醫師:瘻管本身是一個不正常的通道,只要腸道有發炎、穿孔之後,它就有可能跟鄰近的器官形成瘻管,因此在形成瘻管的部分,有可能會跟皮膚產生腸皮瘻管,或者是跟膀胱產生大腸膀胱的瘻管,女性朋友可能會跟子宮、陰道形成瘻管,因此只要是腹腔內的器官,都有可能會形成瘻管。
劉育志醫師:形成瘻管的時候,患者會有什麼症狀?
鄭屹喬醫師:腸道是消化食物形成糞便的通道,如果瘻管是往皮膚形成腸皮瘻管,皮膚會有糞水流出來,如果不幸的是在泌尿道產生瘻管,我們的小便就會有空氣的聲音,或是會有一些像糞渣的東西排出來,形成泌尿道感染,如果是女性朋友有子宮、陰道的瘻管,就會有異常的分泌物,當然因為子宮、陰道開口的部分,又跟泌尿道比較接近,所以也有可能會產生泌尿道的感染。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對患者的心理會有什麼影響?
鄭屹喬醫師:心理的影響最主要講生理影響心理,大部分病患比較常受到困擾是會拉肚子,甚至有血便的狀況,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再來,很多人的工作可能不方便去洗手間,所以也會造成病人的心理壓力,在工作的時候要上廁所怎麼辦?再來如果產生營養失調的狀況,也會影響病患的睡眠品質,心裡的部分就會感受到比較強的壓力。
劉育志醫師:腸黏膜癒合對患者有何重要性?
鄭屹喬醫師:腸黏膜癒合是我們治療的目標,為什麼?因為大腸發炎的時候,甚至小腸發炎時,就可能會產生局部的化膿,我們稱它為膿瘍,膿瘍可能會形成瘻管,或者是反覆的發炎之後,就會造成腸道狹窄,甚至一直發炎,癌症的風險會增加,因此我們治療的目標,就是讓腸道不要一直反覆的發炎,也就是希望達到腸黏膜能夠癒合,這樣才能夠避免後續產生的併發症,而進展到需要手術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對患者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鄭屹喬醫師:傳統上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會用一些比較基礎的藥物,包含一些胺基水楊酸類的藥物,或者是短暫的時候,可以利用類固醇把症狀壓制下來,或者是再進階用免疫抑制藥物,但是目前的研究顯示,早期的使用生物製劑,可以降低腸道黏膜反覆發炎的機會,也可以降低日後手術的機會,所以用生物製劑,可以提供病人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
鄭屹喬醫師:目前生物製劑,有一類藥物是anti-TNF-α藥物,這個藥物對於全身都有作用,但是相對之下,也可能會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腸道專一型生物之劑,目前非常適合潰瘍性大腸炎跟克隆氏症,主要適用於沒有腸道外症狀的病患,這樣可以比較專一性的作用在腸道上,也可以降低產生副作用的機率。
劉育志醫師: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鄭屹喬醫師:這方面的疾病是一個免疫疾病,有幾個部分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克隆氏症,最重要的就是要戒菸,因為菸害是增加克隆氏症復發的風險,第二個,有些人有研究發現,跟工作壓力也有關係,所以這類的病患會建議,平常生活作息要盡量正常,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降低生活周遭的壓力,也可以減少復發情況,此外,就是要多元的攝取飲食,這樣才有足夠的營養來對抗疾病。
鄭屹喬醫師:這個案例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本身是做工程方面的工作,是比較勞務性質的,他發現潰瘍性大腸炎已經四、五年了,但是因為工作關係及個人因素,他其實沒有很規則用藥,我們在治療他的過程中發現,只要他有按時用藥、回診,抽血的指數都非常好,都跟一般人一樣,但是如果他一陣子沒有來,再抽血就會發現,貧血的狀況就發生了,營養指數、白蛋白也都不夠,甚至體重也下降了,變得面黃肌瘦,這個病患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好好地接受治療,一陣好、一陣不好,等到後來再追蹤他的大腸鏡時,裡面已經有產生癌症的病變,所以這算是我蠻印象深刻的,後續他有接受手術,但是如果當時能夠好好地配合我們的醫療,就不用做大腸切除的手術了。
鄭屹喬醫師:其實這個疾病有點像高血壓或糖尿病,用藥的目的是要控制它,讓它不要進展到後續不能挽回的併發症,因此不可以在藥物產生反應後,就擅自把藥物停掉,當然也了解病患可能因為長期用藥,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但在這方面都建議患者可以跟醫生溝通,或許可以調整藥物的使用方式、劑型,可以讓生活品質跟照顧品質,得到比較好的協調狀況。
劉育志醫師:感謝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鄭屹喬醫師:掰掰。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