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說,胰臟癌早期難發現且復發率高,當擴散出去感覺到痛的時候,通常是第三期、第四期,沒有辦法切除,如果已出現症狀,如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更要快點就醫。
胰臟癌後期7大症狀
1全身無力
2體重減輕
3食慾不振
4腹痛
5黃疸
6持續性腹瀉
7糞便呈灰白色
定期做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
要如何發現胰臟癌呢?陳詩典說,胰臟癌可藉由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A-199,雖然有假陽性機率,但仍能作為參考值,另外健診時應搭配高階影像學檢查,例如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等。
腹部磁振造影對臟器成像對比極佳,利用多重切面技術和不同波序造影完整評估胰臟,無輻射線,但掃描時間較長,可評估是否侵犯附近的器官及重要血管,或有後腹腔的淋巴轉移的可能。
而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也是篩檢出胰臟癌、進行診斷及分期的主要工具,雖有輻射線但檢查時間短,搭配對比劑的使用,可發現小於0.5公分腫瘤,並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手術切除。
胰臟癌4個危險因子
1、基因,男性機率大過女性
2、肥胖
3、吸菸、喝酒
4、50歲後才罹患糖尿病患者
陳詩典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慢性胰臟炎患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
避免攝取「高糖」,多補充D、B6葉酸
至於要如何預防?中研院研究證實,避免攝取過多「高糖」,才能保護胰臟免於被糖害所損傷,這項研究刊登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另外,體內維生素D較低的民眾,也比較容易發生胰臟癌,因此,透過補充維生素D,以及葉酸與維生素B6,都能有效降低風險,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及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以即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