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女性易惡性乳房葉狀瘤!外科女醫圖解:出現這症狀一定要小心

40多歲女性易惡性乳房葉狀瘤!外科女醫圖解:出現這症狀一定要小心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在自我檢查時,若在乳房摸到硬塊,總會讓女性朋友心頭一驚!一般大家最擔心的是罹患了惡性乳癌,或良性乳房纖維腺瘤、纖維囊腫。而我們今天要講一個比較少見的乳房腫瘤型態:葉狀瘤。

葉狀瘤的症狀

 

葉狀瘤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腫塊。患者就診時,可能會這麼說:「我每個月都有自我檢查,都沒發現什麼問題,但突然這個月發現左乳下方摸起來好像有個兩公分附近的硬塊。」也就是說,這個腫瘤可能會在幾個星期內就長了兩、三公分大。

 

葉狀瘤最常見於40多歲的女性,但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葉狀瘤。年輕一點的女性比較可能是有良性葉狀瘤,當年齡變大,出現惡性葉狀瘤的機會也會增加。

 

 


葉狀瘤的特性

 

葉狀瘤會被叫做葉狀瘤的原因,是因為在顯微鏡下會呈現出葉狀模樣。葉狀瘤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惡性,或甚至同時具有良性與惡性的特徵。

 

多數葉狀瘤是良性的,不僅在觸診時腫塊與乳房纖維腺瘤觸診起來很相像,在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等影像檢查時,亦很難直接區分這個乳房腫塊是葉狀瘤還是乳房纖維腺瘤。
 

當然,葉狀瘤有一些特色,就是葉狀瘤可能會長得很快,或長到特別大,甚至撐到皮膚表面也能看到腫塊模樣。

 

但總之,醫師無法僅從病史、觸診、或影像直接判斷這個乳房腫瘤是葉狀瘤或乳房纖維腺瘤。最終都需要做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良性葉狀瘤

 

當乳房內有較大並生長快速的腫塊時,需要取出腫塊內的組織,判斷是否裡面有惡性細胞的可能。

 

通常取出乳房內腫塊組織的作法,可以是粗針切片,或直接移除整顆腫瘤,再把取到腫瘤組織放到顯微鏡下做區分,確定腫瘤組織特性。

 

 


如果要在顯微鏡下確診為良性葉狀瘤,那必需這些腫瘤組織分化良好,邊緣完整。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若臨床醫師懷疑患者的乳房腫瘤是葉狀瘤的話,應該盡量採取移除整顆腫瘤的作法,而不要採取粗針切片。畢竟粗針切片能取得的組織含量少很多,不一定能讓病理科醫師做出正確判斷。

 

如果確診為良性的葉狀瘤,那麼這結果並不會增加此人後來得到乳癌的機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葉狀瘤屬於比較容易復發的腫瘤,還可能在術後一兩年內就復發,因此患者於手術後務必還是要定期回診,用影像檢查方式追蹤,才能知道是否有復發。
 


惡性葉狀瘤

 

大約四分之一的葉狀瘤是惡性的。不過,惡性葉狀瘤雖然長在乳房,卻跟我們一般提到的乳癌不一樣。

 

普通大家講到的乳癌,是指從乳管或乳小葉長出來的惡性腫瘤,而惡性葉狀瘤則是從乳管、乳小葉旁的「結締組織」長出來的「惡性肉瘤」,在本質上並不相同。

 

因此,惡性葉狀瘤和一般乳癌不一樣,雖然長得比較快,不太會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而且惡性葉狀瘤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時,通常不是經由淋巴系統,因此淋巴結的狀況比較不容易受影響。

 

而惡性葉狀瘤也有屬於自身的癌症分期方式,與一般乳癌分期並不同。

 

 


既然惡性葉狀瘤與乳癌的行為模式不同,治療方法上也有所差異。提到乳癌治療,我們通常會分成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兩個方面來討論。

 

但由於惡性葉狀瘤的轉移機率很低,絕多數患者只要接受局部治療即可,不需要全身治療。

 

「手術切除」就屬於最重要的局部治療方式。在手術時,除了腫瘤本身,也得多拿一點圍繞於腫瘤旁的正常組織,以減少後來再度復發的機會。

 

倘若患者是於移除整顆腫瘤後,才確診為惡性葉狀瘤,那麼患者會需要再度手術,再拿掉腫瘤周邊附近的組織。假使剛開始評估時就發現腫瘤過大,就要考慮直接開刀移除單側乳房。

 


一般乳癌手術除了切除乳房外,還要廓清淋巴結。然而,在治療惡性葉狀瘤時很少會需要淋巴結廓清手術。

 

因為即使惡性葉狀瘤已經長到挺大的,淋巴結常常幾乎還是沒有什麼變化,並不需要以手術移除。


在手術後,惡性葉狀瘤的患者也很少需要全身治療,因此並不需要治療一般乳癌時常見的「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通常都是局部手術治療即可。

 

只有確定已經轉移身體他處的惡性葉狀瘤才會考慮化學治療。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