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沒有運動就會死的人。」盤腿坐在榻榻米上,宋孟芬爽朗一笑,不經意展露緊實身形。因為患有家族性甲狀腺亢進與多發性肌瘤,影響情緒與睡眠,多年來得靠運動調理,「拉一拉才會舒服。」
▲宋孟芬說,因為患有家族性甲狀腺亢進與多發性肌瘤,影響情緒與睡眠,多年來得靠運動調理。(圖/郭美懿攝影)
初因病痛,開始逼自己運動
「我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運動,瑜珈做了6~7年、每天早泳,趁小孩睡覺時踩洛克馬(運動器材)。」她直言真的不愛運動,全是因為病痛才逼自己,加上創業、生子軋在一起,「工作壓力大,3個小孩又都自己帶,沒運動成天愁眉苦臉,連鄰居都說沒看過這麼臭的臉。」
真正感受運動的樂趣,是從她50歲跑馬拉松算起。早些時候,另一半周蔡鑫就開始跑全馬,她則作為「大嫂團」加油,但人生來到下半場,她體悟:「夫妻年輕時各忙各的,感情無法好好經營,50歲之後不能再這樣,我一定要跟他有一個共同的興趣!」
▲宋孟芬和先生周蔡鑫2015年在哥本哈根跑馬拉松。
▲2017年希臘馬拉松。
▲2017年希臘馬拉松。
「就是這個信念,把自己逼死了!」宋孟芬大笑說。她雖有運動習慣,但長期貧血,「容易暈眩,爬個樓梯就會喘。」好勝的她從5分鐘短跑練起,常到彰投交界的139縣道練跑,「因為路上沒有車,去了就不能回頭,一定得跑完。」
50後,夫妻用跑馬拉松環遊世界
2012年下龍灣10K路跑,是她首度正式參加的賽事,之後累積6~7次半馬,50歲第一次完成全馬。她形容,「跑到30公里處度日如年,之後身心俱疲,覺得身體不是你的,但又不能不跑,因為賽道全部都是選手,你就一條路,不昇華也不行。」
此後,夫妻倆便用跑馬拉松來環遊世界,至今已跑過30幾個國家,「1年至少跑3~4趟,有時一趟就跑2場。」記憶最深是智利復活島馬拉松,光從台灣搭飛機就要40多個小時,但每年僅限150個跑者參加,最終她也跑出上凸台的佳績。
「跑步讓我知道:人真的有無限可能!像我這樣的人都有辦法跑馬拉松,我也想不到自己會穿比基尼,站上舞台跟人比賽!」
當年為了練跑,宋孟芬找健身房訓練體能,後來索性報考教練證照,「教官覺得每天運動,不如設定一個目標,我follow的健美國手,也常貼出50+的參賽照片,我才想試試看。」
為了比賽,3個月體脂降到9%
由於報名太突然,她只花3個月備賽,想不到就拿下IFBB公開組與40+雙面銅牌。她說,除了體能訓練,7成關鍵在於飲食調控,控制澱粉、攝取高蛋白食物,短短2~3個月內,體脂就從28%降到9%。
如今宋孟芬仍維持低脂高蛋白的飲食習慣,「多吃原形食物,不加工、不要太多調味。」如新鮮有機生菜,能賦予身體高能量,選吃亞麻仁籽、椰子油等好油。外食則盡量避免太油的食物,可選擇肉類來當主食,但牛排、鮭魚因油脂含量高,建議1周只吃1次。
「第一口吃油與蛋白質,接下來是菜,最後才是澱粉。」宋孟芬解釋,澱粉會使血糖震盪,吃越多越想吃,擺在最後「塞個滿足感就好。」但她並不苛待自己,「外食這麼美味,為什麼要放棄?」心理的滿足感不能忽略,否則節食反而容易變暴食。
▲她只花3個月備賽,想不到就拿下2019年IFBB公開組與40+雙面銅牌。
慢慢放手公司,為自己過日子
經過IFBB一役,也讓30年來忙著當好媽媽角色、拼事業的宋孟芬悟道,決定慢慢淡出公司業務,「為自己過日子!」
「以前的生活太平凡單調,我想找到自己的樂趣與興趣,能有精神、振奮的事情。」她出國念語言學校,隻身遠赴宿霧,從完全聽不懂、不敢出門,到後來結交不少外國朋友,「不會再這麼依賴人。」
宋孟芬笑稱,這是運動帶來的正能量,「運動不厲害,厲害在持續累積,每天只要一點點,力量就非常大。」她說人不必受年齡侷限,「心裡就是無齡,去感受、享受當下的自己,幾歲不重要。」
她笑得坦然,就連自拍都不開美肌、加濾鏡,「人不可能完美,重要是你怎麼看自己。」意識人生每個階段想要成為的模樣,愛每個時期的自己,「我過得去,我開心,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