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固定配息,穩穩賺,安心領。」投資型年金型商品以穩定配息,讓退休族群趨之若鶩,但真的就穩領月配息或穩賺不賠嗎?要知道,買任何商品時不是依照對方正直與否,而是商品是否真正是自己所需要。
投資型年金險常見3迷思
Q1:投資型年金保單就是穩穩領利息,沒有風險?
錯!投資型保單和所有的投資一樣,有賺有賠,仍然有投資績效需要考量。
Q2:保單可以避稅,錢放在保單沒有稅負的問題?
錯!要達到避稅的目標,是有一些「眉眉角角」。
Q3:放在年金型保單中的錢不會有債權問題?
錯!有債權事實時,一樣會被扣押。
一、固定配息可能是「配自己的錢」
投資型保單將保險和投資結合為一,保單設為一般帳戶和分離帳戶,這2個帳戶是獨立運作。簡單來說,「一般帳戶」內的錢是為保單的營運,而「分離帳戶」內的錢就攸關購買人的投資效益等。
投資型年金險保單投資的錢放在「分離帳戶」中,要選擇什麼基金當投資標的,可以自己選擇或全權委託給專家代操(全委),要自選或全委在保單購買時決定,當投資績效好時,分離帳戶中的錢就變多;當投資績效差時,分離帳戶中的錢就變少。
「每月固定配息」讓人聽起來很穩當,但要注意,配息並不代表「保證保本或保證獲利」,如果配息無法抵銷淨值虧損,總報酬率是負值,也就是處於虧損的狀態,你固定領到的配息,其實是自己投入的錢,本金則在虧蝕中,且投資績效不如預期時,更會減少月配息金額。
二、稅賦問題、二代健保費一樣跑不掉
投資型年金保單會牽涉到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等相關稅賦問題,要考慮要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安排(註)。
首先,國內基金不管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台灣市場還是海外市場,買賣差價的獲利亦即資本利得,皆不需課稅,因為免徵證所稅。
而國內基金投資台灣市場,配息按分配的所得類別課稅,如果配息單筆超出2萬元,就需要另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2.11%);而國內基金投資海外市場,配息屬於海外所得,將列入最低稅負制中來課徵。
至於海外基金的配息和資本利得,均屬於海外所得,則是列入最低稅負制中來課徵。最低稅負制,需同時滿足「個人海外所得達100萬元、加計其他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後,全年所得超過670萬元、計算出來的最低稅負之基本稅額大於綜所稅的一般稅額以上」,才需繳納差額的課稅。
以陳先生為例,每年報稅前,金融機構會寄出扣繳憑單,要依法申報。如果沒收到扣繳憑單,記得向金融機構要,避免補稅或受罰。
三、出現債務,保單也會列入債權扣押
投資型年金險保單中「分離帳戶」的錢,就是自己的錢,保險公司不保證投資績效,也沒有掛任何保證。
萬一陳先生經商失敗或因任何原因欠債,如果債權人提起訴訟而勝訴時,保險公司會收到法院的扣押命令,依法執行扣押保單。要保人所有的保單權益會被全部凍結,不能申請贖回、辦理保單貸款、也無法變更受益人,要在債權人的債權範圍內,將保險金支付給債權人。
3個迷思外,最後要考量是否會提前解約
基本上,一般人買的保單額度都課不到税,除非保費或保額非常非常大,除了投資績效、稅務及債權3個考量外,投資型年金險保單該繳的費用,和基金該繳的費用,其實一樣都不會少,而保單提前解約時,也會有相關的違約金或解約金產生。
保單DM中都會提醒稅務問題和相關費用,民眾購買前應該要自己親自了解,釐清個人的財務條件及目的,才能真正達到最佳效益。
註:此文先討論「累積期間」的所得稅問題,贈與稅和遺産稅還有年金進入「給付期間」,另專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