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變得更好」但是,是誰定義了這個好?問問自己「三件事」,讓幸福重新來敲門!

「我想變得更好」但是,是誰定義了這個好?問問自己「三件事」,讓幸福重新來敲門!

當你在追求一個你認為「好」的信念、一個你認為「對」的目標時,若總讓你感到痛苦焦慮,那就是不太對、不太好,強烈的情緒正在邀請你暫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是的,我們都想變得更好,在前一節提到「天賦」這個概念,即使我們的能力、智力、喜好大多是與生俱來,但一個人的天賦也需要支持性的成長環境,以及足夠的練習,才能到達卓越的境界。

 

所以,「想變得更好」這個渴望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這真的是你全心想要的嗎?是否符合你的特質、與你的天賦相配呢?還是這個「好」的定義裡,參雜了過多爸爸的期望、媽媽的需求,或大眾對社會地位的焦慮所形成的標準?

 

然而,人類本來就很難脫離他人眼光獨自生存,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外界聲音難免會影響與動搖我們,只是,這些聲音是否經過你自己的思考、感受、行動去驗證,確認適合我們後才將它採納。

 

還是你將這些聲音三口併作兩口,沒有對它質疑,更沒有進行驗證,只因為是對你重要的人所說,就囫圇吞棗般地吃下,更不關心自己吃了是否拉肚子呢?

 

感到幸福毋須向誰證明

 

涵蓉面色枯槁地坐在我的對面:「心理師,我一定要結婚。」

 

「喔?現在有對象嗎?」

「沒有,但是我都三十九歲了,再不結婚不行。」

「不結婚不行,這是誰說的呢?」

「我自己說的,不結婚就是有問題的人。」

 

涵蓉告訴我,她這一年來非常積極地參加聯誼,幾乎每個禮拜都去,盡可能地認識對象,雖然有一些人對涵蓉表示好感,但最後都沒下文,所以她每天都被這件事困擾著,情緒焦慮不堪

 

當然,不少人都會有年紀到了,在婚配市場上越來越難找到對象的擔心,可是我直覺覺得涵蓉的狀況不太一樣,她的家人、親戚都沒有給她施加這方面的壓力,不像是家庭觀念所致,而當我邀請涵蓉想像她嚮往婚姻生活的什麼部分,她竟彷彿從未幻想過般平淡地說:「嗯……就那樣吧,有丈夫有小孩,過著穩定的日子。」

 

咦?聽起來也太不吸引人了吧,甚至當她提起這些時,她的眼神連一絲光亮都沒有閃過,我不禁懷疑,這真的是她真心渴望的嗎?我好奇地問:「妳是從小就這麼想結婚嗎?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想法的?」

 

涵蓉思索了兩三秒,告訴我:「五年前吧,開始有想結婚的念頭。」原來,五年多前涵蓉與前男友正論及婚嫁,卻在提早下班的某天,當場撞見男友與他的公司同事躺在原本屬於兩人的床上,那一刻涵蓉便當機立斷地提出分手,把男友和那位同事趕出家門。

 

說到這裡,涵蓉潸然淚下,她以為都過去五年多了,當初自己也沒有委屈忍耐,應該已經不會再受到這件事的影響了,沒想到再次提起仍清晰感覺到心口的劇痛。

 

涵蓉說,在當場抓包後的三個月,前男友就和那位同事結婚了,前男友還在臉書上PO 文:「我今天結婚了!感謝老天讓我遇到對的人。」不知不覺間,涵蓉吞下了這則貼文的隱性意涵:「難到我是錯的人?我一定要結婚,證明我是對的,我是好的!」

 

但這個念頭讓涵蓉即使努力參加聯誼,仍帶著一顆惶恐的心,生怕「如果這些對象再次證明了我真的是錯的人,怎麼辦?」所以每當關係要更往前一步時,涵蓉就退縮了。

 

涵蓉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你在追求一個你認為「好」的信念、一個你認為「對」的目標時,若總讓你感到痛苦焦慮,那就是不太對、不太好,強烈的情緒正在邀請你暫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這些信念與目標從何而來?有誰說過?

2.這些信念與目標背後有沒有故事?

3.我是為了感到幸福而達成它,還是為了逃避痛苦、證明自己是好的,而想去達成它?

 

這幾題並不好回答,因為裡面蘊含了個人的盲點,通常建議和心理師或一位懂你的、有耐心的朋友相互討論,尤其是第三題。但關鍵在於,感到幸福毋須向誰證明,所以如果你的信念與目標有「想證明給某人看」的意味,這裡頭肯定與外界立下的標準有關。

 

(本文摘自《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方舟文化出版,蘇予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