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溝通的目標,在於協助彼此釐清自己從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創傷和陰影,相互扶持,超越內心的束縛,不再無意識的把伴侶關係推入自己熟悉的傷心戲碼。這並不是「說出來」就可以解決的。
比方說,房子漏水,拿水桶接水倒掉,避免淹水,這像是把對方的苦水接起來倒掉。問題是,如果苦水一直滴滴答答的漏個不停,負責接水的一方終究會厭倦。必須找個天氣好的日子,把天花板敲開,尋找漏水的源頭,也就是找出內心隱藏的問題,探索雙方互動中,情緒與不滿的源頭。
這當然是很大的工程,但是我們都知道,敲開才能心安,只要能夠鎖定問題,雖然可怕,但知道該面對什麼。那種不知道災難何時要來、甚至不知會是哪一種災難的世界末日感,才是最讓人感到可怕的。
不過,對方卻死守著天花板,比死掉的蚌殼還硬,說什麼不肯打開,到底要如何修理呢?我在婚姻治療的研討會上聽見如此的提問:「台灣男人沒辦法談情緒,很多夫妻只有太太願意諮商,先生就算來了,也是非常被動消極,該怎麼幫助他們呢?」
根據我自己的臨床經驗,我並不認為台灣文化直接壓抑男人的情緒表達,許多男人情緒表達得比女人還要多啊!
台灣文化並沒有跟男人說「不可以表露情緒」,但倒是傳遞著一個訊息:「你不可以脆弱。」男人不可以自己搞不定問題,更不應該因為問題而困擾。因此,如果我們的「情緒語言」局限於「示弱」、「求助」、「需要」的模型,男性的確會感到無話可說。
其實除了示弱、求助或需要之外,情緒語言還有其他的類型,例如:獲得尊重。別以為表達情緒就是需索別人的照顧,正確表達情緒時,可以為自己爭取尊重。「我是人」、「我有人性」,能夠心平氣和堅持原則,也就是所謂「自我確定」(self-assertive)的態度。
但我們很少被教導這樣的方式,好像要拒絕或要求某件事,都必須找個貶低自己的理由,不然就是要情緒失控大喊大哭才行。只有這些方法時,男性當然會避免感受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就是示弱,表示我很困擾嗎?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辦公桌上的私人文具,被同事隨便取用,明明生氣卻無法好好溝通,只能在背後跟別的同事抱怨「我被他弄得不想上班」、「東西都不敢放桌上,好不方便喔」,結果傳來傳去對方也生氣,為什麼不能堅定卻溫和說:「我不習慣私人物品被取用」呢?
或者,朋友問:「明天可不可以來幫我看家、餵狗?因為我要去高雄一趟。」明明不想犧牲自己的假日,去陪別人的狗,卻找不到方法說出「我有自己的計畫」,而必須說「喔,我很想幫你餵,可是明天我要帶小孩去看醫生。」言詞閃躲、眼神閃爍,要想一大堆理由,而不能直截了當的說:「我不想餵狗。」
無法自我確定,無法相信人與人之間,可以堅持自我,而不傷害關係,找了藉口之後,被拒絕的對方也沒有比較開心呀!反而還在心裡嘀咕:「騙人!每次那麼剛好都要看醫生。」我相信對於別人不合宜或有欠體貼的要求,無愧的拒絕,比粗糙的藉口,更有誠意。
基於上述男性文化對於「情緒表達」的成見,女性鼓勵伴侶表達情緒時,需要跳脫習慣的語言模式。比方說,丈夫好不容易表達「我不喜歡……」時,太太立刻問「那你想要我怎樣?」,十之八九,丈夫想說的是:「我沒有要你怎樣,只求你不要要我怎樣就好了。」
一方覺得婚姻不愉快時,另一方當然也有很多情緒,如果只邀請溝通,卻不提供「溝通的安全感」,對方說什麼就追打什麼,真是嚇人。
這種溝通只會造成另一方在心裡賭誓:「我再也不跟你說了。」希望另一半「分享情緒」,應該先問自己,究竟是要分享誰的情緒?真的想聽伴侶的心聲嗎?還是,我想要內心幻想的理想伴侶,說出我期待的話,分享我允許的情緒?伴侶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我們內心的傀儡。
能夠維持一個表達情緒的安全空間,讓另一半覺得你並不是要他示弱、求助,而你也不想掌控他,如此,把情緒攤開分享的人,應該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而不是被審問的。
(本文摘自《有你,更能做自己(暢銷紀念版) (電子書)》,親子天下出版,鄧惠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