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姊沒對弟弟怎麼樣,一個眼神一句話,弟弟就哭了。媽媽的反應很經典,跑去抱著弟弟,然後叫姊姊少說幾句。
姊姊看到弟弟哭,先是翻了個白眼。看到媽媽去抱,臉頓時垮了下來。媽媽教訓她,她的眼光看向遠方,眼睛裡好像有星星在閃爍一樣。
不是先哭的人,就比較委屈。
我也聽朋友說過,在職場的時候,某位員工跟主管比較親近,逢年過節就會送家鄉特產。在辦公室有委屈,就找主管哭訴,但是面對其他同事,倒是橫行霸道。不過,哭真的有點用,主管處處維護,講起來話,反倒像是其他同事聯合起來排擠。
人與人之間,真的很微妙。媽媽越是保護弟弟,弟弟越懂得用這樣的手段,將來越會哭。主管越想要保護員工,其他的同事,反而更有可能跟這位員工保持距離。
處理人的事,沒有往理走,常訴諸個人情緒,很容易亂。然而,就是有人的情緒容易被引發,然後另一方就更依賴情緒為策略,形成了一種共生的狀態。
有時候,所謂媽媽或主管的權威者,在情緒上已經被煽動,還要假裝公正。然後,誇大表面上的加害者的小錯,讓人感到委屈,又對公正的預期落空,雙重打擊。
這時候,權威者還會以為自己伸張了正義,滿足了自己的權威。
有理的人,講話不見得最大聲。這樣的人被忽視、被封殺,對家庭與職場,都不利。
本文摘自《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遠流出版,洪仲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