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花生罹肝癌? 營養師提醒愛吃「5種食物」可能助癌細胞生長

吃個花生罹肝癌? 營養師提醒愛吃「5種食物」可能助癌細胞生長

避免這5大傷肝食物是照顧小心肝第一步。

1.酒

 

9成酒精從肝臟代謝,過量飲酒傷肝。脂肪肝可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長期酗酒者約9成都有脂肪肝病問題,若狀況持續,恐引起肝臟發炎,甚至肝硬化等不可逆的肝臟病變。

 

在歐美的研究中發現,只要一天喝40克以上的酒精,連續喝5到10天,就會產生酒精性脂肪肝,如果連續喝5到10年,就會進展到酒精性肝硬化的階段。

 

喝酒建議量:

 

以美國的標準飲酒量建議每日最多12克的酒精,大約是啤酒(酒精濃度5%)360cc、或葡萄酒(酒精濃度12%)150cc、或烈酒(酒精濃度40%)45cc。

 

2.發霉食物/ 不新鮮食物

 

目前已知的黴菌有30萬種以上,這些黴菌的孢子會在空氣中飄浮,黴菌孢子能夠在不利的環境中長期潛伏,當遇到溫暖、潮濕及營養充足的環境時,黴菌孢子會依附在各種東西上,從孢子長出菌絲進行繁殖,尤其台灣氣候濕熱,正是黴菌繁殖的大好時機。

 

黴菌從開始滋生到肉眼可見,則需要一星期,在此之前,黴菌孢子已經長出,只是外表看不出異狀。因此,當發現食物發霉時,其整體污染已經相當嚴重了。

 

黃麴毒素(Aflatoxin)

 

在溫暖潮濕地區,農作物、食物容易引起黴菌污染,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最佳生長環境為相對溼度85%及溫度28℃以上,溫度12℃以下則會長黴,但不會產生毒素。

 

而黃麴毒素是黃麴菌生長過程中的產物,為目前所知致癌性強的真菌毒素,世界衛生組織已於1987年將黃麴毒素列管為一級致癌物,屬於確定致癌物。黃麴毒素(B1)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黃麴毒素不僅毒性強且耐高溫,一般烹調方式並無法破壞其結構和毒性。黃麴毒素會抑制免疫力,引起急慢性肝炎,使肝細胞突變為癌細胞,加上酒精或病毒性肝炎的促進,才發生肝癌。

 

食物只要有部分食物受到黃麴毒素污染,就必需全部丟棄,千萬不要以為肉眼看不見就代表沒被汙染,繼續將毒素吃進肚。 常見的食物中,以種子類的花生、杏仁、腰果、豆類以及稻米、麥類等五穀雜糧,在採收、運輸、加工、或儲存過程中,若保存不當,較容易遭受黃麴菌感染,並受到黃麴毒素汙染。

 

2012年刊登於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的一份研究報告,整合了1994年到2009年全世界所有關於黃麴毒素與肝癌發生率的調查(其中40%的報告來自臺灣)。

 

研究結果顯示,在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病患中,黃麴毒素的攝取會進一步提高肝癌的發生率達6倍之多!這些研究雖然無法直接證明:黃麴毒素可單獨誘發人類肝癌,卻也足以顯示黃麴毒素是致癌的危險因子 。

 

建議:

 

1.已發霉的食物要全部丟棄,再好吃再貴都要丟掉(不可只切除發霉部分剩下的繼續吃),以免汙染到其他食物。

 

2.易腐敗的食物快點放冰箱。如生肉、牛奶、豆腐等,以免食物敗壞。

 

3.已經發霉的食物千萬不要用鼻子聞,或放進嘴巴嚐味道,其中所含的黴菌容易經由鼻子或嘴巴進入體內。

 

4.定期清理冰箱,建議將超過保存期限、開封過久或發霉的食物丟棄。

 

5.全穀類、豆類、堅果種子類、咖啡購買時選擇真空包裝,並且一次不要買太多。

 

6.全穀類、豆類、堅果種子類、咖啡買回家後放入密封罐中並且放入冰箱。

 

7.食物已變色、變味(如油耗味等),就不宜再食用需丟棄 家裏最常見會發霉的東西還有蒜頭,若發霉建議整顆丟棄。

 

親愛的婆婆媽媽們,為了自己跟家人的健康,該丟的還是要丟。

 

發霉年糕→丟掉

 

發霉蒜頭→整大顆丟掉(我知道蒜頭很貴)

 

發霉麵包→丟掉

 

發霉玉米→丟掉(買的時候就要看一下了)

 

3. 油炸/高油飲食習慣

 

膽固醇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脂肪肝炎的重要因子。在所有的動物實驗,只要是餵食高膽固醇飼料,都會發生非酒精性脂肪肝。

 

但是血液膽固醇的變化在不同動物卻是有很大差別,大鼠及小鼠的血液膽固醇濃度較不易受影響,但是倉鼠及兔子則在攝取含膽固醇飼料後血液膽固醇明顯的升高。

 

但這些動物都會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見膽固醇對肝臟的影響不可忽視。

 

研究發即使是正常人,只要攝取高脂肪的一餐,在之後的 5 小時內就能引起骨骼肌細胞的胰島素阻抗。

 

此外,要消除因胰島素阻抗而有的脂肪堆積,光靠適度節食很難發揮作用,必須搭配運動才有顯著的效果。

 

建議:

 

避免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內臟),就是膽固醇能少就少,並且少吃會增加膽固醇的飽和脂肪(豬油、奶油、椰子油之類的)。

 

4.加工食品/醃製、煙燻肉品

 

「紅肉」或是「加工肉品」會增加「脂肪肝」的風險。紅肉加熱後會產生較多的最終糖化蛋白(AGE),慢慢易引起脂肪性肝炎。

 

加工肉品如漢堡肉、火腿、香腸、燻肉等,含有較高的鈉及亞硝基化合物,曾被認為與脂肪肝形成及胰島素阻抗有關。

 

肉品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尤其是以燒烤或油炸方式處理,會產生環胺類(HCA)化合物,會造成脂肪、蛋白質、核酸的氧化作用使細胞受損。

 

世衛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加工肉類列為1級致癌物。IARC並指出,每天每多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會提高18%的大腸癌風險;每天每多吃100公克紅肉,也會提高大腸癌風險17%。

 

(IARC在這次聲明中所說的紅肉泛指所有哺乳動物的肉,例如豬、牛、羊及馬等。加工肉品則是經過鹽醃(salting)、熟成(curing)、發酵(fermentation)、煙燻(smoking)或其他能增加風味或延長保存期限的方法處理過的肉品。

 

IARC的致癌物質分級是目前全球被最廣泛引用的風險評估依據。2A級致癌物意指「在人類還只有有限的證據,但在動物實驗已明確顯示會致癌」,1級致癌物則是「已有充分證據指出會導致人類癌症」。)

 

建議:

 

不要每天常態吃加工肉品,例如每天都是加工肉漢堡排,每天吃火腿蛋土司培根蛋吐司這種的,至於上限量,每日不超過50公克加工肉品–>相當於香腸1根,或小熱狗3條、或長條培根2片、或方形火腿2片。

 

5.糖

 

手搖杯飲料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過多的糖吃進體內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肝臟,也易形成脂肪肝,而糖攝取過多也會產生較多的氧化壓力促進肝內發炎反應。

 

建議: 不要每天常態喝含糖飲料。

 

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都是糖喔,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營養師程涵宇」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