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川/退休後,做感動自己的事!沒有偉大的論述,是改變自己的一種方式

葉金川/退休後,做感動自己的事!沒有偉大的論述,是改變自己的一種方式

有一天,在爬山的路上,我遇到一位女士,她一遇到我就叫著「Dr.葉!Dr.葉!」我停下來聽她說:「你寫的一篇文章改變了我!」我本以為是流傳最廣的「如果我沒辦法醒來,不要串通醫生凌遲我」那篇,結果並不是;她說:「你在書裡有提到,即使是做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改變世界,大大小小的世界,每個人都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

很可惜,因為是在爬山途中,我匆忙趕路忘記問她到底做了什麼?但是卻讓我想到,這個理念還可以講清楚一些。

 

從我的書裡,也許讀者看到的不乏生命清單、夢想、壯遊等等,好像都不是一觸可及的事;其實我要講的就是像這位女士說的一樣:改變,從一點小事開始。

 

一開始,千萬不要太難;不要一開始就要去走印加古道,也不是一開始就要去阿拉斯加冰川划獨木舟;而是從自己可以做得到、可以完成的一些小事,也會比較有成就感。

 

只是改變了他的信心

 

我常常在演講的時候,提到我和楊志良去爬雪山的故事。在楊志良67歲的時候,我帶他去爬雪山。

 

民國99年楊志良當署長時,他曾經去爬玉山,他爬得很辛苦,當時他64歲,他就說這輩子應該不可能再爬高山了。

 

這次的經驗對楊志良來講,也許是已經到了一個極限。但是過了三年,在他67歲時,我邀請他爬雪山,我跟他說「沒問題的,我來安排,跟我走就是了!」我們不用趕路,安排個4天總可以爬完吧!而且我們也做到了!

 

我沒有改變什麼,只是改變了他的信心,我做到了說服他「You can make it!」,只要你想做,而且有適當的安排、適度的訓練,是可以完成這個夢想的!

 

這有什麼大不了? 當然是小事一樁,楊志良是名人,我用他的故事來激勵很多人;只要你想做,加上一些適當的準備工作,決心要做,你便可以做得到!

 

山上淨山的志工

 

這幾天我去爬觀音山硬漢嶺,到山頂時,有一家人,在山上做淨山的工作,收集了三十袋垃圾,看起來大概已經整理了一個早上了。

 

看到我們上山,便問我們能不能幫忙提一些下山到管理中心垃圾場?當然我們很樂意幫忙,我太太拿了兩個小袋,我提了一個大袋,相當沈重。

 

我們將垃圾拿下山,2公里多下山路程,走了1小時,也有其他年輕人幫忙拿,其實我們這都是舉手之勞,辛苦的是他們已經在山上撿了一個早上了,我到山下後,才發現忘了告訴他們,我其實很受他們的感動。

 

如果我們夠簡單的向他們表達一點心裡的感動,或者是表現出我們的同理心和讚賞,這些溫暖的回饋,會將他們在山上忙碌幾個小時的疲累轉換為快樂和持續的動力。

 

他們有沒有改變社會,有沒有改變別人?有的,至少他們感動到我,相信也多少影響到其他幫忙的人。

 

也許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感動到了別人,但若由他人來向他們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便會知道自己改變了別人、影響了別人;這絕對是值得感動的一件事。

 

樂觀正向的臨終病人

 

另外一件影響了我,讓我一直想寫下這些想法的,是一位臨終的病人;每次見到他,他都很高興,我很不能理解,到底為什麼一位面臨生命即將結束的病人,枯瘦如柴的躺在病床上,卻能不哀怨、不痛苦,而能這樣樂觀正向的面對死亡?

 

原來他簽了大體捐贈;成為大體老師是高尚的,將能教出很多的醫學生,這些學生將會再去救更多的人。

 

從他的立場來看這件事,如果他沒有成為大體老師,他心情也許不會那麼愉快,他也許會覺得痛苦、覺得人生毫無希望,但是他現在卻好像做了一件快樂的善事一樣,將臨終的悲傷化為自己的力量。

 

不論他有沒有捐出大體,他的最終仍是即將往生,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但是他改變了自己,也影響到周圍其他人。

 

微小的美好力量無窮

 

不論是撿垃圾或是捐大體,這是小事還是大事呢?

 

比起國家大事,這些當然都是小事,但其中衍伸的意義、教育的意義,感動人心的力量是無窮止盡的。

 

這些微小的美好,需要有人把他們寫出來,讓別人也能感受到他的感動、他的用心,將感動分享給更多的人。不要吝於表達受到感動;如果有能力,將這些故事轉述或傳頌,就能將改變及感動的範圍再擴大出去。

 

尤其現在這個社群時代,傳遞訊息很快速,不像過去,要讓大家知道一件事沒那麼容易;去做、去說、去傳達,不只將小小的改變轉化為大大的力量,也能把值得留下來的感動和回憶,變成一篇篇溫。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獲葉金川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