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暗黑「視」力!藍莓、黑醋栗補花青素狠角色

不怕暗黑「視」力!藍莓、黑醋栗補花青素狠角色

保護眼睛,大家對於補充葉黃素不陌生,但是,有此一說,「花青素」護眼可對抗「暗黑視力」,於是有的人開始追逐攝取草莓、藍莓、黑醋栗等食物或補充品,護眼為什麼花青素也是狠角色?該如何正確補充才有效?來聽藥師怎麼說。

花青素好處多:抗氧化、抗發炎、不怕暗黑視力

 

植物花青素在植物的生物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花青素被認為是類黃酮合物之一。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花青素最近已被證實在人類健康和營養方面有越來越重要的應用。

 

抗氧化、抗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增強心臟健康和預防癌症、防止糖尿病、促進眼睛健康、神經保護、改善毛細血管穩定性,以及防止感冒等,都具有廣泛的作用。

 

研究發現,花青素有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生成的作用,視紫質可以促進視覺的敏銳度,擴大眼睛在黑暗中的視野範圍。

 

日本的研究則顯示,每日服用50毫克黑醋栗花青素的人,其黑暗中的視力比一般人更佳,同時也可降低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後所引起的眼睛不適症狀。

 

研究:適當補充花青素,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

 

根據幾項研究發現,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和心血管疾病保護之間存在關聯。其中愛荷華州婦女健康研究針對34,489名,無心血管疾病的停經後婦女,對其飲食進行評估,追蹤了16年。

 

研究人員發現,每週食用富含花青素的食物的草莓和藍莓,心血管疾病和冠狀動脈疾病導致的死亡率,有顯著降低相關。

 

另外,流行病學研究其中87,242名來自《Women's Health Study》(健康研究)的婦女,和23043名來自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男性14年,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花青素含量最高的人(主要來自藍莓和草莓)的發生高血壓的風險低了8%,而60歲以下者的風險甚至降低12%。

 

趙順榮藥師指出,現代科學肯定花青素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食物,例如,蔓越莓已經用於治療泌尿道感染,山楂用於降低血壓。

 

蔓越莓已經用於治療泌尿道感染,山楂用於降低血壓。

 

更有研究顯示,紫色和紅色水果,蔬菜,以及濃縮花青素的補充劑,可能有助於預防癌症,減少癌細胞增殖和抑制腫瘤的形成,以及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和肥胖症。

 

葉黃素、玉米黃素護眼不可少

 

近年來,因為資訊科技發達,在享受現代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同時,人類卻也不免暴露在眾多污染與藍光的環境當中,對於視力與眼睛健康造成傷害,尤甚於以往。

 

眼睛老化已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隨著3C產品的普及,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是常態,不論是「關燈看手機」或「走路盯著手機不放」,都埋下了眼睛損傷的伏筆。

 

趙順榮藥師指出, 醫學研究證明,綠色蔬菜、黃色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有助於補充眼睛黃斑部的色素,過濾紫外線及藍光,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可保護視網膜之不飽和脂肪酸,不受自由基攻擊,防止或延緩白內障的發生,有助保護眼睛健康。

 

巧補花青素,保護眼睛、提高抗氧化能力

 

而花青素的高抗氧化能力,能減少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還能維持血管的完整,以及強化微血管的韌性,促進血液循環。當眼睛有良好的血液循環,擁有充足的養分,就能舒緩長時間用眼造成的眼睛痠澀與疲勞,維持正常眼球壓力及減緩視網膜細胞的老化。

 

3C藍光傷眼?其實「使用時間」才是關鍵。趙藥師仍呼籲,長時間使用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工作,已經成為現在共同的現象,在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怎麼保養靈魂之窗,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護眼除了補充葉黃素、花青素、DHA各自扮演不同角色,預防眼疾最重要的還是要由調整生活習慣開始,避免過度使用眼睛,並適當休息、熱敷、按摩眼睛周圍,多攝取天然蔬果,外出配戴太陽眼鏡等。若眼睛有任何不適,應立即諮詢專業眼科醫師,診斷治療才正確。

 

黑醋栗、黑莓、藍莓…都含有豐富花青素

 

黑醋栗、黑莓、藍莓…都含有豐富花青素。

 

哪一些食物中含有豐富花青素?趙順榮藥師指出,當想到具有健康促進特性的食物時,漿果應是其中之一,它不僅美味,事實上每一個漿果都提供了健康的益處。

 

所有這些漿果的共同點就是花青素,賦予它們豐富的深紅色和紫色的顏色,因為花青素在酸性條件下呈現紅色,若在鹼性條件下呈現藍色。

 

但其中以含葡萄籽萃取物是花青素特別豐富的來源,其他來源的食物包括黑醋栗、黑莓、藍莓、蔓越莓、覆盆子、草莓、甜菜、櫻桃、茄子、李子、石榴、紫甘藍、紫葡萄、紅甜菜、紅豆、黑大豆和紅洋蔥、紅酒等,都富含花青素這些有價值的化合物。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延伸閱讀

1.飛蚊症視線有雜訊?4保養秘訣防視網膜剝離,中醫治療有撇步

2.眼球硬度像嘴唇、鼻尖?3步驟揪出眼壓高,熱敷後頸緩解

3.你也有又紅又癢的兔子眼嗎?專家談過敏性結膜炎治療、預防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