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膝蓋好痛!74歲阿嬤戰勝退化性關節炎,繼續出國旅遊趴趴走

爬山膝蓋好痛!74歲阿嬤戰勝退化性關節炎,繼續出國旅遊趴趴走

74歲的葉女士平時活動力強,熱愛出國旅遊,足跡遍布法國、德國、捷克、紐澳等地,去年九月參加旅行團前往內蒙古遊玩,爬山時突然右腳膝蓋疼痛,不像以前吃止痛藥就能舒緩,忍耐到回國後就醫,吃了3個星期的類固醇還是很痛。後來才知道,膝蓋骨內有許多小碎片刺激神經,每走一步路就會痛一次!

診所醫師建議開刀,將小碎片取出,葉女士疑惑「開刀把小碎片拿出來,就不會痛了嗎?」

 

轉診至雙和醫院後,收治病例的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醫師翁佩韋表示,葉女士的膝關節磨損嚴重,已經屬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第四期,所謂的「小碎片」就是軟骨剝離形成的骨刺,建議葉女士若經濟能力允許,可考慮進行「機器手臂輔助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MAKOplasty)」。

 

雖然費用不便宜,但葉女士笑說:「我想我都七十幾歲了,要對自己好一點!」術後隔天膝蓋可彎曲120度,復健過程雖有點疼痛,但在可以忍耐的範圍。三天後出院,配合醫囑服用消炎、止痛藥物,不到一周就能下樓梯,趕上當時十一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順利出門完成投票。

 

葉女士說:「後來我就照樣煮飯、洗衣服,還有騎電動腳踏車去上課。」不到一個月就不再需要助行器,恢復正常生活後,依然活動力旺盛,希望下一趟出國能去俄羅斯旅遊,繼續全世界跑透透。

 

事實上,葉女士年輕時右膝關節就曾經受傷,加上工作需要久站,右膝關節逐漸出現疼痛症狀,她嘗試過吃止痛藥、打玻尿酸、注射PRP等療法,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復發。尤其葉女士活動力強,容易加速關節磨損,去年置換人工膝關節後,目前自覺狀況良好。

 

隨著人體老化,膝關節軟骨也逐漸退化磨損,許多中老年人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台灣每10個70歲以上的長者,就有7個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雖然膝蓋問題不會馬上致命,疼痛感卻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引發憂鬱

 

翁佩韋醫師解釋,目前膝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兩種,在保守治療上,以藥物為主,物理治療為輔;手術治療方面,最為人熟知的是人工關節置換術。

 

比起傳統手術,在機器手臂輔助下置換人工關節的角度可望更精準,並藉此延長使用年限。患者在術前需照電腦斷層,以提供機器判讀數據,實際手術時間約2小時,費用落在45~50萬元之間。

 

▲翁佩韋醫師說明機器操作過程。

 

針對日常的膝蓋保養,翁佩韋醫師強調,正確運動非常重要,不建議更年期婦女和65歲以上銀髮族進行爬山運動,因為爬山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比在平地大很多,會加速軟骨磨損,若長此以往傷了膝蓋,再回頭吃止痛藥、打玻尿酸等治療,反而本末倒置。

 

運動方面,健走、快走或短距離(3~5公里)的慢跑就很好,建議一天1小時,可拆成早上半小時、晚上半小時,減輕負擔,每周總共達到至少5小時,就能達到不錯的運動保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