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產出至少兩萬個計劃的科技部,向來是主導台灣科技走向的重要部會,但今(28)日改變過去由專家學者提計畫的方式,第一次向社會大眾公開徵求提案。出席科技突圍徵件記者會現場的陳良基,感性地強調:「科技必須要有溫度」。不清楚的民眾,恐怕還以為這只是單純推動創新的一個小小轉變,沒想到這個轉變背後卻是暗藏賺人熱淚的故事。
一封信藏上千漸凍病家庭苦楚 陳良基聽見了
陳良基面對媒體鎂光燈,侃侃而談起一年多前意外收到一名網友的請求信,是一個來自台南的小家庭,夫妻兩人都是台大畢業出身,工作表現優異,卻因為其中一人發現罹患了漸凍病症(即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隨著病情推展,連基本的溝通都成問題,等於這個家庭就倒塌了,陳良基語重心長地說:「我想這對任何一個和樂的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很傷心的事情。」
也因為這封信件,給予了陳良基很大的靈感,他認為連天才物理學家霍金(罹患漸凍症),在生活如此不便的限制下,他的生命仍是可以照亮、傳播到全世界,「那台灣的科技有沒有辦法協助這件事情?」
來自社會需求的聲音,讓陳良基內心燃起了「用科技幫助社會弱勢」的理念。然而,仔細再探究漸凍人目前所遭遇的溝通困境,發現隨著病情發展的不同,病友能溝通的部位會從手指、逐漸限縮至眼球運動,甚至是腦波,這也讓陳良基明白,這些漸凍病友需要的是「全面性的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於是找來科技部前瞻司一同協商,深入探究整合科研團隊的力量,讓社會角落、邊際都能受到實質幫助。
「如果真的到某一個地步,像是只能眼睛動一動,就能像鋼鐵人一樣就能控制?」、「聲音過去20年前都還在,那是不是有機會可以讓病友的聲音有機會透過AI來還原?」這些疑問成了這項實驗計畫的重大動能,陳良基強調:「這個計畫確實是有難度的,但是科技本來就是挑戰難度。」
▲科技突圍徵件啟動記者會今日召開,左起為漸凍人協會理事長林詠沂、科技部長陳良基,與科技部前瞻司司長楊琇雅。(攝影/吳昌霖)
傾聽社會需求成國際主流 台灣首推向民間「徵募」提案
實際與該名漸凍病友接觸過後,前瞻司開始協助推動漸凍人實驗專案,但前瞻司司長楊琇雅主動提出:「不如我們可不可以再看看有哪些我們可以幫忙的案例?」而這個出發點,正好與陳良基「善用科技、突破困境」的理念一拍即合,決定將這項計畫擴大,成一個可全面性針對「社會需求」所推動的科技計畫。
陳良基分享到,參照歐盟經驗,可以發現由社會大眾「自主」提出問題、待解決議題,可有效充分運用社會資源、回應社會需求。踏上這波國際浪潮,科技部今年首度推動「科技突圍」計畫,除了幫漸凍人尋找解決方案之外,要再向外界民眾徵求兩個需求,陳良基強調:「這真的是需要全民提案力,我們不知道社會有哪個角落需要被幫助」,提案後再由科技部的專業來協助。
楊琇雅提到,這項社會需求提案募集從即日起到2019年1月27日截止 ,希望能結合學界解題力與全民提案力,讓科技「人本化」,實現陳良基部長所提到的「讓台灣的科技被真正用來改善很多人的生活不便」。
漸凍人協會理事長林詠沂頻頻向科技部長、科技部致謝,他誠摯地提到:「我們從沒想過科技部會願意介入,這讓我更能將這項訊息帶回去,讓這些漸凍病友更有勇氣活下去。」
「其實到現在提這個案子,內心都會有種澎湃的感覺,我們做了那麼多的論文,有的時候寫了一篇論文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但是這個案子,我們真的是跟需要的人綁在一起…」陳良基在記者會尾聲,感性地抒發著,他認為每一個病友個案,都可能代表的是一個家庭,倘若能透過客製化科技的協助,或許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家庭修復。
陳良基也強調,或許這項計畫可能會經歷一些挫折,但是或許可以改變很多人對科技的想像和意義。
更多《科技突圍計畫》資訊請見:https://www.breakoutm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