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家人奮鬥了大半生,即將脫離職場、回歸家庭、走入退休生活。未來可以自在的遊山玩水、訪友敘舊,許多退休前想做的事、沒有完成的夢想,終於有時間、有機會實現……其實,退休後的生活,更代表追求自我實現,讓自己活得更精彩、更自在,創造不同於職場的人生價值。
好生活國際資訊董事長、獨立財務顧問廖義榮指出,「退休」是一件影響人生的大事,想想看,一般人65歲退休後,按照現在的平均壽命80~85歲計算,退休後還有15~20年要活,這麼長的時間,難道不需要好好規畫嗎?
財務無虞才能安穩退休
廖義榮表示,談退休規畫、除了要討論存多少退休金,包括退休後的生活安排、心理調適、興趣培養、健康管理……有太多面向需要關照。他認為,一份好的退休藍圖,至少應考慮12個面向(圖1):
只是「沒有錢萬萬不能」,若要面面俱到,其中「財務無虞」絕對是關鍵。唯有健全的財務狀況,才能確保安穩退休。因此,「該存多少退休金」近年來一直是財富管理領域的重點。廖義榮表示,雖然已經有很多專家提過,但他還是不厭其煩的再提醒一次:存退休金要趁早,不能等到退休前幾年才開始,若以65歲退休推算,至少要有20年的時間準備退休金,當然,準備期愈長愈好。
不過,即使理財專家苦口婆心的提醒,近年社會看似也很熱中討論退休規畫的議題,但根據廖義榮的觀察,大多數人還是「說得多、做得少」,並沒有認真做好規畫,更別說執行了。
另外,根據一份跨國的調查顯示,全球有超過3成的已退休人士,後悔沒有提早為退休做準備;這份跨國調查的對象也包括台灣,台灣的受訪者更有5成以上後悔沒有準備,排名全球第一(圖2)。
第一步,計算退休金缺口
既然存退休金這麼重要,該如何踏出第一步呢?理財專家都會告訴你,選擇穩健的固定收益商品、長期投資。廖義榮很認同這個方向,不過這並不是最優先要做的,他建議想起步的人,第一件事是先評估自己的收支狀況、計算退休金缺口。
廖義榮指出,每個人對退休生活的規畫不同、需求不同,因此到底需要多少退休金才夠用,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衡量。例如退休後想住在城市還是鄉下,就會影響購屋資金、日常生活開銷等。所以,每個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先檢視目前的各項生活的收支狀況,計算自己是否有退休金缺口?缺口有多大?他建議仔細填好以下的表格,計算自己的退休金缺口。
表格將支出分為兩部分,一是目前的每月日常支出(A),一是退休後的年度支出;收入方面則需填入預估退休後每月收入(B),包括勞保給付、勞退年金,以及保險給付,股利股息、甚至租金收入、其他投資收入等。另外再列出資產價值,最後把B減去A,若為正值代表退休後的財務狀況是平衡的,負值就是尚有缺口。
用通膨3%推估未來支出
廖義榮特別指出,A代表的是「目前每月日常支出」,要推估退休後的支出,就得考慮通膨或物價上漲的程度。所以在列出支出金額後,還得乘上「通膨調整係數」,才能正確推估退休後的日常支出(圖3)。
雖然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台灣多年來的CPI平穩維持在2%以下,物價看似穩定,但不少民生用品的價格,這些年來的漲幅其實不小,因此最好從嚴設定,廖義榮建議CPI以3%計算。例如目前一杯咖啡100元,在3%通膨率下,20年後就可能變成:100元×1.8061=181元。
以還有20年退休來計算,就是將目前的支出乘以係數1.8061,當作退休後的每月日常支出,也才是A欄的正確金額。相信大多數人B減去A的結果,都是尚有若干金額的缺口,這時再挑選適合的固定收益商品,並搭配保險,補足缺口。廖義榮認為,穩健的退休金現金流帳戶,應該要有4大來源(圖4):
3水桶理論,管理現金流
選擇了適當的理財商品,的確可以帶給你穩定的現金流,補足退休金缺口,但這些理財商品或現金流該如何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廖義榮引用美國知名財務顧問提出的「3水桶理論」,將所有投資標的或商品帶來的收入,依據自身對現金需求的急迫性,分為3個水桶(帳戶)。
第一桶水是設定2年內會用到的錢,因此要以變現速度最快、但收益相對較低的商品為主,包括現金、定存、短期債券、貨幣基金等。第二桶水則是設定在3至10年需要用的錢,這部分以固定配息的標的為主,例如投資等級的債券、基金、ETF等,以及近年來深受富人圈偏愛的特別股。第三桶水是超過10年的長期投資,這部分以穩健型商品為主,例如全球型股票、債券,可透過ETF持有。
至於3個水桶占整體退休金的比重,可如圖5方式配置。
有句話說:「工作時的生活是排演,退休後的人生才是正戲」。如何讓這齣戲演得精彩、不枉這幾10年的人生,每個人都該盡早規畫自己的退休生活。但是,現今的低利時代,使得退休後的生活原本就很難只靠定存利息;加上年金改革後,軍公教人員領到的年金給付又縮水不少,所以更需要慎重準備退休金。有了良好的財務狀況做後盾,才能讓你沒有後顧之憂,真正過一個有價值的退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