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未來30年,我還是堅持做「有用的人」

松浦彌太郎/未來30年,我還是堅持做「有用的人」

與他人建立緊密的聯繫,有許多方法。

例如,工作上我透過《生活手帖》,與讀者建立深刻的牽繫;還有寫作,也讓我與買書回去讀的朋友之間擁有深刻的牽繫。

文/松浦彌太郎(生活作家)

 

連繫雙方的觸媒,就是「感動」。當我傳達的訊息感動到讀者的心,牽繫便成立了。更簡單來說,當我愈將自己感動的事物傳達出去,我與他人的牽繫便愈加緊密。

 

例如我深深受到感動,甚至想向對方說聲謝謝的時候,我會寫信傳達。因為我想要把帶著熱情的感動傳達給對方,想要與對方有所牽繫。

 

我認為書信是非常適合傳達感動的工具。即便對方讓你覺得「這輩子都不可能見上一面」,只要寫信給對方,牽繫便成立。

 

如果要寫信給天皇陛下可能要提起相當的勇氣,但寫信給總理大臣或比爾.蓋茲就不是那麼困難。在你的信寄達的同時便建立起了牽繫,何況對方不見得不會回信啊。只要滿懷熱情,感動就一定能夠傳達出去。

 

追求深刻牽繫的幸福,我今後也將繼續寫下無數的書信。

 

當個「有用的工具」

 

為了接下來的三十年能夠持續做想做的事,必須讓自己時時處於最佳狀態,隨時派得上用場才行。

 

我不曾思考過「自己想做什麼」,即使年近五十的現在,依然如此。感覺自己從來就不是主動選擇事情去做,而是身為這世界的一個「有用工具」,幸運地被選上而做出貢獻。

 

好比《生活手帖》的工作也不是因為我想做,而是回應他人所提出「這份工作需要你」的需求和給予我的機會,才接受了這份工作。

 

假使日後世人對我的需求是:「松浦先生,請你每天去打掃馬路,這工作只能拜託你了。」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辭去目前手邊所有工作跑去當清潔工。就算是位於地球上偏遠地區的某個小村落的道路,我也會萬分開心地前往打掃。

 

不過我可能算是比較特殊的例子,打從年輕時候,我就不曾立下「我要從事這份工作」或「我要當社長」之類的志願。

 

當然,我從出生後也從沒想過「我要開書店」。只是碰巧人們有需要,給了我開店的機會,而我全力回應大家的需求,結果就是開了一家舊書店。

 

再說到「我要當文字工作者」,這更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只是碰巧有人對我說希望我寫書,又遇上喜歡我的讀者,我才能夠像現在這般努力地寫書,如此而已。

 

 

簡單講就是,我沒有自信。

 

我既沒有高學歷,也沒考到多了不起的證照,能夠縱橫世間的武器,我一項也不具備。

 

說不定因為如此,我才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了以下觀念:「自己想做什麼,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既然如此,就把決定權交給人們吧。人們有需要什麼,我就去做。我要努力成為一個對世界『有用的工具』,同時向世人保證絕對不會讓他們失望。」

 

可能有些人在思考未來的三十年時,很難想像「自己想做這樣的事」、「自己想成為這樣的人」。

 

那麼不妨試著逆向思考:「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做人們有需求、需要我幫忙的事。」

 

還有些人糾結在「我想做這件事,但總是無法如願」上頭。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請試著先放下「我想做」的念頭。

 

人活著就會不斷地改變,過去的自己與往後的自己絕對是不一樣的。要是一直受縛於過去的自己,老想著「我想做這件事」、「我想變成這樣」,夢想反而很難實現。

 

比方關於待業或二次就業,總有人會以下述說詞拒絕找上門的工作機會:

 

「我再怎麼落魄也不至於要幹這種工作吧?我也是有尊嚴的。」

 

「我沒做過這方面的工作啊。」

 

我每次聽到類似的事都覺得很訝異,放棄不是太可惜了嗎?年過四十還有人對你說「這個工作需要你來做」,就該感恩了。換作是我,不論接到任何工作機會,一定開心不已地接下挑戰。

 

人生很不可思議,我也不是很清楚箇中因果,不過,我偶爾會這麼想:不管是持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持續做人們需要你做的事,其實都是一樣的。

 

只要抱持熱忱,真心誠意地去做,即便走的是不同的路,終究還是會順利抵達自己內心深處所期望的地點。

 

說不定,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會發自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未來的三十年,不論走上了怎樣的路,我都希望是個擁有健康身心、穿著整潔、能夠笑著對他人有禮地打招呼的人。我希望一直是個對世人「有用的工具」。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節錄自《給40歲的嶄新開始》,麥田出版,松浦彌太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