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致癌物「丙烯醯胺」 歐盟率先實施新規

限制致癌物「丙烯醯胺」 歐盟率先實施新規

2A級致癌物「丙烯醯胺」是否影響人體健康,多年來都有爭議,上個月底更傳出美國加州咖啡業者,必須在產品加註致癌風險警語的消息。目前,歐盟已經率先實施新規定,要求業者必須控制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含量。

事實上,歐盟早在去年七月通過這項法規,正式實施則是在本月十一日。

 

歐盟健康與食品安全執行委員會(Health and Food Safety),在去年投票通過這項決議時,就指出此舉不但有助於降低丙烯醯胺的暴露量,還能提升大眾對於如何避免接觸此致癌物的警覺性,畢竟家庭料理中也常出現丙烯醯胺。

 

歐盟指出,丙烯醯胺是食物在炸、烤、烘焙等高溫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自然物質,尤其常出現在馬鈴薯製品、榖片製品 (cereal-based products)、咖啡與其替代品。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丙烯醯胺歸類為2A級致癌物,也就是動物實驗證實有致癌性,但對人體致癌風險不明。

 

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於2015年確認丙烯醯胺是致癌物,且透過一般飲食接觸到的暴露量有致癌疑慮。而且,歐洲食品安全局指出,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在這幾年並沒有持續下降。調查也發現,各家食品業者在自發性減少丙烯醯胺的實際成效不盡相同。

 

針對歐盟實施新規一事,國內食藥署表示,目前國際上僅歐盟對於丙烯醯胺有明確法規限制,台灣與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一樣都只是給予建議。

 

由於歐盟新規對於吐司烘烤、咖啡烘焙程度等細節都有相關規定,食藥署考量民眾接受程度以及法令執行恐窒礙難行,國內目前仍維持現況,並將持續觀察歐盟實施情形,若成效不錯,可再考慮是否跟進。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食物在超過攝氏120度的高溫烹調之下,若成分中有天門冬醯胺與還原糖互相作用,產生梅納反應,就會生成丙烯醯胺。

 

生活中有許多食物在高溫烹調或烘焙之下,都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包含麵包、洋芋片、薯條、餅乾、咖啡豆、可可豆等。另外,二手菸也含有丙烯醯胺。

 

一般而言,食物烹調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丙烯醯胺就越多,但隨著溫度與時間不同,每次料理產生的含量可能都不同。

 

民眾若偶爾想自己在家炸薯條等食物,建議油炸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要太長;以薯條來說,炸至淡黃色即可,避免炸至顏色更深的金黃色、咖啡色甚至焦黑的程度,就能幫助降低丙烯醯胺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