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家門前有污河...」.柯金源影像全紀錄台灣河川污染史

「當我家門前有污河...」.柯金源影像全紀錄台灣河川污染史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小學時期傳唱的兒歌,大部分的人都能琅琅上口。

小時候的我,以為所有人的生活與環境都是這樣的,而我家當時也確實是這樣:小河的水源除了灌溉上千公頃農田,提供牲口飲用以外,還是洗衣、玩水、學游泳、採捕魚蝦貝類,以及給餐桌加菜的好所在。最不堪的是,一條小河,在三、四十年間,從清澈到汙濁,從滿布魚蝦貝類,到目前只剩下紅蟲。烏黑的圳水,隨著日曬與風吹,化為空氣中令人掩鼻的異臭。

撰文/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柯金源

 

我家門前小河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小學時期傳唱的兒歌,大部分的人都能琅琅上口。

 

小時候的我,以為所有人的生活與環境都是這樣的,而我家當時也確實是這樣:傳統紅磚灰瓦三合院,座東朝西,背面遠處是八卦山脈;門口有條小河,源頭來自大肚溪中下游的福馬圳取水口。小河的水源除了灌溉上千公頃農田,提供牲口飲用以外,還是洗衣、玩水、學游泳、採捕魚蝦貝類,以及給餐桌加菜的好所在。

 


▲1990年伸港灌溉水圳-老家門前灌排水溝 。(圖片提供/柯金源)

 

這一條小河的終點站,就在大肚溪出海口南岸的濕地,這是一處曾名列國際重要濕地的臺灣瑰寶。在我小學與國中兒少時期,每年夏天,都會跟同學到這一片豐饒的泥灘濕地玩耍;而我的外祖父也就在這一片灘地養殖牡蠣,採耙文蛤、西施舌、蝦猴。家裡面經常會收到媽媽娘家親戚送來的各式各樣的新鮮海味。

 

歲月流逝,家鄉的生活品質與周遭環境,與經濟成長指數朝相反方向發展,並且每況愈下。1970年代,在鄉村看到青壯年的農夫守著田地,辛勤耕耘了大半輩子,如今,卻只能拖著老弱身軀、滿臉無奈地坐在田埂上,呼吸著火力發電廠的汙染空氣,望著乾涸、逐漸貧瘠的農地嘆息。

 

最不堪的是,輸送生命之源的灌溉水道,也就是「我家門前小河」,早已成為工廠事業廢水與豬屎尿排放渠道。一條小河,在三、四十年間,從清澈到汙濁,從滿布魚蝦貝類,到目前只剩下紅蟲。烏黑的圳水,隨著日曬與風吹,化為空氣中令人掩鼻的異臭。

 

每一次,當我從老農民眼中看到他們無奈的神情,當我看到水圳環境如此轉變,就相當心痛。這是臺灣環境破敗現象的縮影。

 

三十、四十年,時間尺度的意義?

 

一條小河,是灌溉水圳,是生命的載體,它承載著生產、生態、生活的多樣性功能。

一旦被破壞,隨即消失的,不只是水源以及文化與記憶,還有生命。

 

全國嚴重汙染河段歷年統計

 

●2001年386.2公里。●2007年167.8公里。●2008年,中度及嚴重汙染長度50%以上的河川:阿公店溪、二仁溪、北港溪、急水溪、鹽水溪、新虎尾溪、淡水河、老街溪、南崁溪、愛河、濁水溪等11條。●2011年,全國57條流域其汙染程度未(稍)受汙染占 42.7%;輕度汙染占 9.6%;中度汙染占 35.8%;嚴重汙染占 11.8%,臺灣河川將近六成受到汙染。

●2015年,臺灣河川受到汙染河段54.5%。

 


▲▲1997年伸港灌溉水圳-老家門前灌排水溝 ,顏色已明顯變濁。(圖片提供/柯金源)

 

臺灣黑河──阿公店溪

 

高雄阿公店溪流域內的工業、畜牧、生活廢水,長期來均未能有效治理,河川水質汙染問題愈來愈嚴重。調查資料顯示,近十五年來,汙染河段持續增長,1995年約為85%,到了2011年已高達96%,導致取用阿公店溪水灌溉的農田以及水域生物面臨汙染與滅絕的危機。

 

2012年4月底,阿公店溪的中下游水色黑不見底,河面也漂浮著五彩的油光。到了出海口的感潮河段,水面更出現魚類死亡漂浮的畫面,有幾位民眾拿著水桶與手撈網,在河岸旁來回搜尋,伺機撈取還未完全斷氣的食用魚種。在陣陣魚屍臭腥味中,我們擔心的提問:「這還能吃嗎?」有位民眾表示:「是要拿回去當飼料的!」我當場很訝異,那牲口吃了會沒事嗎?

 

坐在油汙石頭邊垂釣的釣客,看著河面的魚屍,帶點怒氣地指稱:「有時候下大雨或假日,阿公店溪的水色,是黃的、紅的,而平時是全黑的,這種現象已經幾十年了,政府就是解決不了。」根據環保單位的稽查資料來看,民眾的感受與批評,跟工業廢水違法排放的事實是很接近的。

 

阿公店溪流域內的高汙染性工廠,主要是以金屬加工、表面處理、電鍍、皮革業為主。2001年6月,環保單位針對其中十二家工廠進行稽查,查獲八家違反水汙法。這些工廠違法排放強鹼、強酸廢水、埋設暗管,因此,九人被移送法辦。2005年3月,再度查獲五家,十二處暗管。2007年,違反環保法令而被告發者有七十六件,甚至查獲某大型股票上市公司違法事證:「利用假日或雨天偷排未經妥善處理之原廢水,其廢水酸鹼值(pH)甚至小於2,屬強酸性。」 2011年度,處分了四十九件違規,查封了十八支暗管。

 

令人訝異的是,岡山本洲工業區廢水處理場因處理能量不足與設備故障,自2006年4月起,竟利用下雨或假日,把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偷排入阿公店溪,可說是一手跟廢水排放的廠商收錢、一手讓廢水汙染環境,直到2011年5月才被發現,是重大汙染行為與政府部門的嚴重疏失。

 

2009年7月,地球公民基金會發現允成工業區的部分廢水,排入灌排不分的渠道,因此委託學術研究單位進行檢測,結果檢出水中的重金屬鉻、鋅的汙染濃度,竟超出灌溉水標準126倍與20倍,這些汙染水體灌溉的農田更高達一百二十公頃。

 

幾十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顯然已無法有效徹底解決廠商偷排廢水、工業汙水處理廠失能、農地引用汙水,以及民眾食安問題。目前,甚至準備開放汙染性工廠進駐阿公店溪上游優良農業區,引發高雄路竹、阿蓮等地部分農民的抗議。臺灣的農業及糧食生產環境,再度面臨新的挑戰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