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郭美懿
女星大S(徐熙媛)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重症不幸病逝,催出民眾搶打疫苗潮,而流感疫情在春節連假結束後攀升,不少診所湧現看病人潮,更有開業多年的醫師形容,人生第1次看診看到「頭腦斷片」!不過冬季原本就容易感冒,許多人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得了流感或小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病毒藥?對此,醫師用3口訣提醒民眾識別: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三疲倦」時,就可能是感染流感,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5-02-04
中時新聞網 記者陳又瑞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和家人赴日旅遊,沒想到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彰基婦產部醫師翁銘佑周二(2/3)分享自己半年前的臉書貼文,指出不同廠牌的流感疫苗不是一樣好。英國疫苗機構JCVI強烈建議,65歲以上不要使用保護力很差的雞蛋培養型疫苗,18至59歲 高風險 者、包含孕婦,則優先建議「細胞型」流感疫苗。
閱讀更多
2025-01-22
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 郭惠伶
編按:春節將至,最新的氣象預報也出爐!受東北季風影響,週五至週日(1/24~1/26)將轉濕涼,小年夜(1/27)氣溫驟降,越晚越冷,北台灣平地可能降至10度以下,週末(1/25~1/26)迎風面水氣充沛,北部、東半部及南部山區可能下雨,2000公尺以上高山也有降雪機率。而這波冷氣團將從小年夜(1/27)一路影響到年初二(1/30),強度恐達寒流等級。雖然28日午後轉晴,但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平地最低溫更可能降到5度以下。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惠伶指出,年長者因多重慢性病、多重用藥、身體與認知功能下降、生理機能儲備降低以及抗壓性較弱,對低溫的適應能力較差。此外,氣溫與濕度的變化也可能使原有的慢性病加劇,增加就醫頻率。提醒年長者面對氣溫變化,要特別留意呼吸系統、心血管、跌倒骨折與缺脂性皮膚炎等4大健康注意事項。
閱讀更多
2025-01-22
亨利溫
10年前,在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我曾經到學校的餐廳打工,那個時候一小時的時薪是200元,我一天打工3次,每次2小時,總共可以賺到1,200元。長大後,經歷了創業、自媒體經營、當講師幫企業做培訓,我現在其中一個斜槓收入來源是:擔任自媒體斜槓教練,時薪是一小時5,000元,以我一個月平均有5位客戶,每次教2小時來說,一個月可以賺到50,000元。
閱讀更多
2025-01-09
郭美懿整理
本土麻疹疫情升溫!據疾管署統計,國內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目前掌握接觸者已達3123人,其中1609人監測期滿,創下5年來匡列人數最高紀錄。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在臉書提醒,麻疹傳染力極高,是新冠的6倍,病人方圓2公尺內皆是飛沫傳染範圍,加上病毒可在空氣中停留2小時,只要「走過」,就可能被感染!
閱讀更多
2024-12-19
郭美懿整理
癌症時鐘加快!衛福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前一年度增加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110年的4分19秒,又快轉了17秒。其中,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值得注意的是,肝癌及口腔癌發生率下降,乳癌、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 、子宮體癌、胃癌、甲狀腺癌及皮膚癌發生率則有上升趨勢。
閱讀更多
2024-12-17
郭美懿
近期冷空氣一波接一波,等級直逼冷氣團程度,但寒冬連空氣都發冷,鑽進被窩還得靠人肉「暖被」,讓人更難入睡。如果身邊沒有暖被機、烘被機,開電熱毯、電暖器又怕耗電,台電粉絲專頁特別提供「不用電」暖被3招,讓你暖暖入睡又兼顧環保!
閱讀更多
2024-12-16
卓良珍
認知功能是一個人表現知覺感受的心智狀態,像是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與表達的能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會受個人腦神經功能、身心健康狀態,以及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社會心理壓力的刺激之適應力所影響(Birren & Birren, 1990)。
閱讀更多
2024-12-12
NOW健康
冷氣團接連報到,氣溫溜滑梯,除了要注意保暖,更不可輕忽心臟健康!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加上天冷汗流得少、喝水量也跟著減少,更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若本身又有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是大幅提升,不得不慎!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