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高小鳳
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不只代表收入減少,也包括體力、應變力衰退。專做資產信託的識河國際財務顧問總經理洪紹剴,遇過一位年過60的委託人,早年單身自在,退休後發現存款不足,在「以房養老」和「賣房養老」之間掙扎,兩相權衡下,最後決定賣房申請入住樂齡宅,剩下現金做理財信託,「趁有體力前處理好房產,不用擔心被詐騙,安心展開新生活。」
閱讀更多
2023-12-14
郭美懿
女星曾寶儀跟媽媽感情一向親密,日前寶媽在臉書分享新居照片,特別感謝女兒曾寶儀當金主,「5分鐘內談好價錢」,並爽快刷卡下訂,讓寶媽能一圓多年的「私人 養老院 」夢想。寶媽感性說,女兒付完錢之後對她說:「媽媽,請您開心自在的在這過著您想要的退休生活吧!」讓愛面子的寶媽當下強忍淚水,才沒在女兒面前破功。而曾寶儀出席活動時說起買房一事,直言媽媽喜歡、覺得要,「我就刷卡、付貸款,重點是她活著的時候要開心。」
閱讀更多
2023-12-01
郭美懿
退休後搭郵輪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澳洲更有一對退休夫妻將住 養老院 的費用拿來搭郵輪,迄今已連搭51趟航程,在船上度過逾450天。太太潔絲‧安森(Jess Ansen)說,在船上可以享用餐點、看秀、跳舞,「還有哪裡可以讓你一整天做這些事?」先生馬蒂(Marty Ansen)則笑言長住郵輪上不用洗碗、鋪床、做家務,「已經不能適應陸地生活!」
閱讀更多
2023-11-21
黃育清
人類歷史上最重視老年期的時代來了!一群人的老後,他們這樣過,我們想怎麼過?作者以 養老院 資深住民的身分,用文字娓娓描繪長輩日常,藉著這一群人生學長姊的故事,提早知道老後的樣貌,看著別人的故事、規畫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從熟齡慢慢走向初老、中老、老老的旅程中,預先準備好行李與心理,做好老後人生設計,趁早往嚮往的老後人生前進。
閱讀更多
2023-11-12
聯合報/ 記者 陳雅玲
「老前整理」的風潮來自日本,是指人們在自己還健康時,整理自己的物品。不管是收藏還是囤積,在老後真正來臨之前進行「斷捨離」,有人自己動手,也有人尋求專業協助,「老前整理」協助大家在心理和居住環境都挪出空間,迎接人生新階段。
閱讀更多
2023-10-07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台灣現已進入高齡社會,父母的長照問題成為子女必須面對的課題,無論是同住照顧,或是將父母送至安養院,背後都會有不同的困境。一名網友抒發了他在家中照顧父母的精神壓力,想送去 養老院 卻反被父母罵「不孝」。
閱讀更多
2023-09-20
翁申霖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 養老院 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 養老院 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 養老院 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 養老院 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閱讀更多
2023-08-31
李雪雯
目前可用於退休規劃、比較常見的「不動產+ 信託」的業務組合,共有「賣房養老+ 安養信託」、「以房養老+ 安養信託」及「留房養老+ 安養信託」3種。以下我想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不動產信託的定義及架構,並分析一下「賣房養老」、「以房養老」及「留房養老」的差別。
閱讀更多
2023-06-01
呂秋遠
編按:在距離東京2000公里,只有一間派出所、一間郵局、一所學校、一個小診所的沖繩小濱島,卻誕生了一個日本最獨特的女子天團KBG84—小濱島奶奶合唱團。由島上40位阿嬤組成的合唱團,成員平均年齡84歲,最年者甚至超過百歲,她們原本只是在沖繩當地醫院、 養老院 演出,沒想名氣越來越大,不但登上東京、大阪巡迴演出,更在2015年推出首張專輯《Come on and Dance 小濱島》,朝「登上紅白歌唱大賽」的目標而努力。儘管被媒體形容是「最接近天國的女子團體」,KBG84的幾位成員也在過去幾年中陸續凋零,但這群歷經二戰滄桑與戰後貧困的阿嬤們,仍以堅毅韌性與活力持續激勵人們,如同她們曾說過的:「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哭泣,現在我們準備好花很多時間笑了!」
閱讀更多
2/ 11
第 2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