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5
Q:我是麗娜,今年61歲,老公同齡,結婚29年,有個28歲獨子。老公長年出軌小三,那女人小我十多歲,我提分手,老公說會離開她,這幾個月來一副悔悟模樣,但我發現他們完全沒斷。我還沒揭穿他,因為我害怕孤單、習慣有他的生活,但又覺得不甘心,痛恨自己毫無自尊,到底我該怎麼辦?繼續隱忍接受他,還是跟他漸行漸離,自己去開拓第二春?我一直經濟獨立,老公沒給我半毛錢,房貸還清後,他就負擔每月管理費及水電費,其他生活 開銷 都是我負擔,他對孩子的事也從未參與關心過,實在不是什麼好丈夫或好爸爸!他在外面有小三,我們已經吵了很多次,我因為自己還不到一年就要退休,想對人生做個決斷,因此幾個月前提分手,他不願意,還說要跟我好好過日子,會盡快把不倫關係處理乾淨,當時我偷看他手機,發現他已把對方聯絡方式刪除,就相信他了。這幾個月來他的確有改,不再亂發脾氣、飯後會幫忙洗碗,下班就回來吃飯,若有飯局也會事先告訴我,星期日一起去爬山,感覺相處很OK,彷彿回到新婚時的甜蜜時光。但我後來才發現他們都是利用白天約會,我忍住脾氣line他:「我相信你,希望你也不會讓我失望」,他回OK後就保持沈默,我暫且沒揭穿他,但他應該知道我查覺了。我每次想要揭穿他的行為,卻沒勇氣開口,我怕他惱羞成怒、大吼大叫鄰居都聽到,之前喝醉就是這樣很丟臉;我更在乎家人和親友眼光,覺得很丟臉。有時也會覺得他並非不要這個家,對我也沒有不好,將就過生活算了;但這樣他毫無損失,也沒得到教訓,而我更貶低了自己的人格。說穿了,自欺欺人的是我,明知他跟小三斷不了,卻一再給他機會,放寬我的底線。因為我習慣了有人相伴,想每天有人陪吃飯、追劇,平淡卻和諧;我害怕下班回來一個人,晚上根本無法入睡。原想睜一眼閉一眼,但我為何要委曲求全,過得如此沒尊嚴?他深知我的弱點是不夠狠,才會一次又一次欺騙我。如果我當他只是室友或搭伙的,也許就能跟他撇清關係,慢慢習慣孤單。還是應該快刀斬亂麻,請他搬出去呢?
閱讀更多
2024-06-03
玩股特派員
理財專欄作家嫻人還在職場時,風險資產與非風險性資產比重約為44%與56%。直到被退休後重新調整理財規劃,風險資產比重反而提高了。退休後少了現金流,又可能有醫療等大額支出,為什麼還會如此安排呢?
閱讀更多
2024-05-27
理白小姐(梁靖悦)
如果你剛畢業,即將邁入社會成為新鮮人,這本書或許可以快速讓你變成理財小資;如果你自認為是理財小白,這本書可能也會幫你找到如何成為理財小資的答案;如果你毫無頭緒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書中會提供立刻可以執行的理財心法和工具。我並非少年股神,也不是優秀的企業家,只是一名普通的護理師。在畢業不到三年後的24 歲,我是如何成功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100 萬元呢?
閱讀更多
2024-05-26
中國時報 謝佩樺
侯昌明跟老婆曾雅蘭育有1子1女,他女兒「侯塞蕾」先前完成義大利的大一學分後,今年準備前往美國紐約FIT攻讀服裝設計。就讀高中的兒子Ken明年也將出國念書,粗估2個孩子大學4年的支出要燒3000萬台幣以上,若物價、房價持續上漲,總金額可能突破4000萬,讓侯昌明不禁感嘆:「真的要再努力賺錢。」
閱讀更多
2024-05-13
呂苡榕(鏡文學授權提供)
貧窮不只是街友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透過最真實的人生,反思社會福利制度的缺漏之處。
閱讀更多
2024-04-22
郭美懿
「每次工作到很累,就會想趕快退休,但我不想等到65歲,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拖太久!」Podcast節目「1968退休倒計時」主持人阿佳說。身為6年級後段班的她,有著同齡人共同的焦慮:好想退休,卻又不知怎麼做?直到一位職場前輩驟逝,讓她決定開始行動,從身、心、靈3個方向著手,追求健康、財富與靈魂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24-04-07
林明樟(MJ)
2016年,好不容易清光之前AZBOX創業失敗留下的負債,無債一身輕,於是決定好好犒賞自己與家人,升級之前的13年日本老車。同時想給喜愛車子與機械方面的兒子一次機會教育,告訴他我的預算,然後請他上網谷歌(其實我已經有定見了)。經過一週的資料整理,他建議我3種車款,因為兒子用心的作業,我只好配合演出,耐心聽他分析3種車的優劣勢(因為沒有一種產品是完美的),等了好久,他才說完,我立馬說:「就是這一台了!」(我心中其實已經選好了)。於是父子倆穿著短褲,一副鄉下阿伯的模樣去中和德國車商看車,果不出其然,沒有業務想招呼我們(當天晚上只有我們一組客人),兒子和我待了5分鐘就離開。
閱讀更多
2024-03-26
楊月娥
在台灣選擇居家照顧或安養中心,都有固定行情,無論聘請哪一個國籍,印尼、越南、菲律賓的居家看護,所需費用都差不多,還要再加上健保、就業安定基金、仲介費用、加班費等,總額相當於大學生剛出社會的月薪,且居家照顧等於要多兩個人(病者及看護)的生活 開銷 以及居住空間,因此總體花費應該是在安養中心較為划算。
閱讀更多
2024-01-28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退休規劃是每個人邁入老年生活後的首要課題,為因應醫療支出及生活 開銷 ,不少人在年輕時就已開始儲備足夠的退休金流。然而,與悠閒享受養老金、退休福利、退休生活的理想相比,現實往往很殘酷。日本就有名前菁英教授,儘管月領退休金28萬日元(約新台幣5.9萬元),仍因缺乏退休金的理財規劃,晚年瀕臨破產,被迫過上節儉的生活,更一度為經濟窘迫潸然淚下。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