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
對大多數人來說,理財是伴隨一生的重大工程。在人的一生中,消費是相對穩定且貫穿始終的,但在不同時期,因為受到不同財務狀況、生活重心的影響,收入與支出通常是會有較大波動的。因此,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理應要有不同的理財規劃。從單身到成家立業再到退休養老,每個時期的財務規劃,都需要根據個人或家庭的不同特點,結合當時的收入和開支,合理分配消費、儲蓄及投資資金,這樣才能既保證生活需要,又可使節餘的資金有效保值、增值。
閱讀更多
2024-10-30
孫太
編按:以ETF做為核心持股的孫太,存股上千張00878,目前年股息收入200萬,她以親身經歷分享,如何從月薪3萬的小資女,透過正確的理財方式及正念思維,重新開啟新的人生,42歲提早退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0-30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
在建立了正確的投資認知後,就要開始著手進行目標規劃。正式開始投資前的第一步就是瞭解自己,對自己的投資目標有個清晰的認知。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怎樣才算投資目標很明確呢?當然是越具體越好。投資目標設定得越具體,你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就越容易篩除不該納入決策範圍內的產品,選擇範圍大幅縮小,選擇自然也就輕鬆許多。一個完整的投資目標應該包括以下三大要素:收益、風險和時間。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務必要做好以上三者的動態平衡。
閱讀更多
2024-10-23
丁菱娟
每當我們看到孩子深夜回家,臉上帶著疲憊的面容,我當然了解身為父母心中不忍與心疼難以抑制,我們自然希望能替孩子擋下所有的風霜雨雪,讓他們少受苦。然而,這樣的愛護,可能無意中剝奪了他們面對現實挑戰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4-10-22
今周學堂
現今社會有許多人看似擁有高收入,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但其實可能陷入了「精緻窮」和「月光族」的財務困境。存不了錢除了收入有限、慾望無窮,也因為物價房價高漲,長遠的財務規劃太遙遠,還不如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和享受的心態所影響。結局就是沒有足夠的存款或資產,財務壓力迎面而來。其實,這些問題與財務管理能力,就是「財商」的高低。
閱讀更多
2024-10-18
林靜君談心室
「我兒子快30歲沒有談過戀愛,之前一直在換工作,跑外送被我罵,後來乾脆不出門,整天在家打電玩,連倒垃圾都不去。對他軟硬兼施溝通無效,他說自己就是爛不要管他。現在完全不和父母談話。朋友建議我要狠心一點把他趕出去,斷金援讓他獨立,可是我擔心這樣他會一蹶不振,萬一變成遊民就糟糕。我自問是個盡責的媽媽,先生也很勤奮,很難過怎麼會養出別人眼中的廢人,覺得自己這一生好失敗。」
閱讀更多
2024-10-11
郭美懿
藝人侯昌明與妻子曾雅蘭育有1子1女,兩個孩子將陸續出國留學,預估4年大學就要花掉夫妻倆3000萬元,讓侯昌明感嘆:「真的要再努力賺錢。」不過,曾雅蘭因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健康頻出狀況,先後停調電商服飾、生技產品副業。而侯昌明則透露,現階段讓太太健康是他的首要目標,「讓她完全過那種少奶奶的生活,我都OK。」
閱讀更多
2024-10-09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每個人投資理財觀念不同,有的人喜歡將資金投入股市,也有的人選擇買房置產。近日一名女網友就表示,她的存款大都放在股市,但身邊卻一直有人勸她買房,讓她實在無法理解。
閱讀更多
2024-10-0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買進高股息ETF之後,就抱牢不賣。股價每天當然會有起伏,但你不是要「賺價差」,只是想「領股息」,所以根本不必理會,也不必停損。領到的股息應該足以支應日常 開銷 ,這是一個比定存更可以讓你放心花錢、安心退休的方式。(原文刊載於2024/5/6,更新時間為2024/10/3)
閱讀更多
2024-09-29
胡肇芳 整理
投資ETF「該買市值型ETF還是高股息ETF」,一直以來都有著諸多討論,投資專家認為,年輕時可把主力放在市值型ETF,先將本金養大,待退休時再逐漸將資金轉到高股息ETF。只是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1張動輒6位數,而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兩萬元就能入手,2023年3月上市以來報酬率贏過加權指數,波動率也小於大盤,可謂是低調的黑馬。知名理財達人怪老子曾分析,市值型ETF會幫投資人選出台灣市值最高、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包括 00922等3檔ETF,都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
閱讀更多
2/ 30
第 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