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黃明惠 整理
據統計,台灣洗腎人口密度高居全球之冠,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超過9萬大關。飲食習慣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一般民眾常認為,會造成洗腎的原因,不外乎是吃太鹹或太重口味,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造成洗腎的原因,「吃太鹹」已經退居第二名,以台灣目前第一傷腎的飲食是「吃太甜」。
閱讀更多
2023-03-26
洪慧如 整理
脂肪肝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肝臟疾病,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日前於臉書上分享,一個他親眼所見「消除脂肪肝」的驚人案例。一位一年前還患有中度脂肪肝的60多歲婦人,一年後再回來做超音波,肝臟竟完全正常,脂肪肝消失了,不但如此,體重這一年也減下快10公斤,她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23-03-09
郭美懿
常言道「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卻往往忽略身體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無聲器官—腎臟。由於腎臟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逾8成病患都沒有發現自己健康出狀況,等到真發生尿毒、皮膚癢、喘時,大概都進入第4期重度慢性腎衰竭,甚至得接受洗腎治療。醫師提醒,除控制三高慢性病之外,「泡、水、高、貧、倦」是腎臟病的標準症狀,若出現兩項以上,就可能罹患腎臟病,應盡快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3-02-24
林暐鈞
大家只要聽到癌症,都聞之色變,而其實癌症就是一種自找的慢性發炎!那麼容易導致慢性發炎、進而演變成癌症的的食物有哪些呢?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粉專中提及,加工肉品、高油脂、高糖類都是讓身體產生慢性發炎、罹患癌症的禍首,宜注意飲食均衡,避免癌細胞上身!
閱讀更多
2023-02-22
郭美懿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炎,58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飽受關節退化之苦,也是造成長者行動困難的5大原因之一。由於患者平均接受治療的年齡為60至70歲,許多人顧慮手術風險,寧願忍痛也不開刀。其實透過審慎評估,高齡者也能接受關節置換手術,台北慈濟醫院日前收治一位90歲阿嬤病患,術後搭配復健運動,第3天就能出院,幾星期後已能行走自如。
閱讀更多
2023-02-21
NOW健康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2023-02-18
陳業鑫 律師
愛爾蘭鐵路公司一名年薪約390萬台幣的財務經理,不爽自己過去9年在公司被「惡意報復」,讓他天天沒事做,只能讀報、吃三明治和散步,就將公司告上法院。
閱讀更多
2023-02-02
郭美懿、胡肇芳
58歲名嘴蔡玉真驚傳健康亮紅燈!緊急住院手術後,周四(2/2)凌晨在臉書宣布將「永遠退出談話性節目」,成為「無膽之人」。原來她因長瘜肉開刀切除膽囊,並提起2008年離世的知名媒體人趙寧,就是因為晚期發現膽囊癌而過世。
閱讀更多
2023-01-19
HEHO健康網
水腫真的好困擾!引發水腫的原因有很多種,所以對於水腫,我們必須要對症下藥,以下推薦幾種消腫食物,幫助你擺脫易腫體質。
閱讀更多
2023-01-16
郭美懿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專精老年醫學、預防醫學,長年診間看盡生死百態,對「老」有更深體悟。他認為,現在應該追求健康老、活躍老,而非倚賴他人協助,轉化傳統對「孝道」的觀念,「千萬不要覺得,不幫他做就是不孝!」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