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劉韋德
我國民法有規定所謂「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49民法第1030-1 條),這個請求權讓夫妻任何一方,在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例如一方死亡、離婚),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於扣除婚後債務後如有剩餘,則財產少的一方就可以向財產多的一方請求雙方財產差額的一半。
閱讀更多
2023-08-07
陳坤涵
張三生前是個成功的企業家,擁有龐大的資產,不久前過世,留下10億元的財產,由於配偶陳芳芳、長子張大明、次子張大昌、長女張曉梅及次女張玉林等五名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一直無法達成協議,長子張大明主動向稽徵機關申報遺產稅並領取遺產稅繳款書,但張大明個人負擔不起這麼龐大的遺產稅額,其他繼承人因對遺產分配談不攏,所以對分擔繳納遺產稅的意願也不高,張大明眼看繳納期限一天天逼近,不知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3-15
傅恪恩
「爸爸重病後,哥哥姐姐們一個個推託工作忙、家事重,有心無力只能當甩手掌櫃,身為住家裡唯一一個沒嫁的女兒,出人出力我認了。但爸爸走後,我把爸爸的錢用在爸爸的喪事上,卻還要被他們指責侵占遺產,要我把錢吐出來,這還有天理嗎?」
閱讀更多
2023-02-17
傅恪恩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閱讀更多
2022-12-16
好險網編輯團隊
繼承遺產最常發生的就是被繼承人子女不只一個,如果遺產留有現金,還可直接用現金繳稅。但如果遺產沒有現金,子女間也沒有現金可以繳納,而且還不想替兄弟姐妹先墊錢,就會造成龐大遺產不能完稅分配,而且逾時繳納還有罰款,此時有事先作好保險規劃,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閱讀更多
2022-12-01
ETtoday新聞雲 記者吳珍儀
父母想幫子女買房,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於現金贊助,稅務單位提醒所衍生的贈與稅問題最容易被忽略,不過善用父、母兩人免稅額度,必需繳交稅額會大幅下降。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就接獲民眾來電詢問,用自己的資金替兒子購買不動產,是否要申報贈與稅?(原文刊載於2022/9/22,更新時間為2022/12/1)
閱讀更多
2022-07-08
律師娘
前一陣子上財產規劃的課程聽到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位老父親傾盡一生的積蓄買了一棟透天厝,疼愛孩子的他,想說現在賺錢辛苦,只要把房子留給孩子收房租,每月都有固定的房租收入,孩子就不用擔心生活有問題,但因為這位父親積蓄都拿來買房子,身上沒有太多的存款,他認為錢給孩子容易被花掉,只要可以固定收租,日子也能衣食無缺。
閱讀更多
2022-06-17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民國111年起遺產稅免稅額由原來的1200萬元,調高為1333萬元,對於一般市井小民家庭來說,在此金額範圍內的不動產、現金等,子女繼承遺產可免稅。不過,若生前贈與,超出當年贈與稅免稅額,專家建議要申報,以免未來遭連補帶罰。
閱讀更多
2022-03-25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是否曾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必須一個人老去......」如果有,當您思考這個問題時,心中的感受是什麼呢?是擔心、害怕?還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多采多姿,逍遙自在!
閱讀更多
2/ 4
第 2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