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葉庭均
思考一下,那些最貴的公寓、別墅或養老院,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擁有無敵海景或者山景呢?無論文化、性別、職業、教育程度如何,人類都是一種喜歡欣賞優美景色的生物。那麼,當我們看到這些優美的景色時,我們的大腦內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閱讀更多
2024-07-26
多琪.柯恩
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空虛、無聊等不適的情緒,但不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經歷到這些情緒時,我稱之為「沮喪感」(the blues),它雖然很擾人,但終會過去。憂鬱症的類型很多,但跟沮喪感完全不同。憂鬱症的發作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患者會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
閱讀更多
2024-06-21
郭美懿整理
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表示,當婚姻出現問題,許多女性礙於面子,讓不穩定的 負面情緒 一再堆疊而不敢求助,其實從醫學角度來看,憂鬱及負面想法長期會影響到腦部功能及身體不適,應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了解及理清身心問題,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都能有效地穩定情緒,改善不適的身心。
閱讀更多
2024-06-14
小梶沙羅
陪著老父母和姨父母漸漸走向人生終點的日子,既是親眼目睹不論是誰都無法避開老化,也是我與他們走向死亡過程周旋的日子。如果問我,這段期間會懷抱希望嗎?我只能回答,現實一點都不甜美。雖然並沒有臥床不起,但是照顧開始出現失智症狀的老年人,壓力和疲勞的累積比我所認知的更多。
閱讀更多
2024-05-21
優照護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數量也越來越多。照顧失智長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您能掌握正確的照顧方法,可以幫助家中長輩渡過晚年,並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讓您能夠成為一名更有效的照顧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照顧失智長輩,讓長輩感受到家庭的關愛和支持,度過晚年的美好時光。
閱讀更多
2024-04-16
吳淡如
不再為生計奔波,也不再為帳單而煩惱,因為你已經擁有了穩定且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今天去海邊,或者去喜歡的咖啡店,或者乾脆在家中慵懶地度過。這一刻,你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財務上的自由,更是生活質量的提升和內心的滿足。這便是作家吳淡如在《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中所描述的富有的境界。吳淡如強調,富有不是一個固定的金額,而是一種能力,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它不完全取決於你的起跑點,而是取決於你的選擇和努力。
閱讀更多
2024-04-11
數位內容部整理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閱讀更多
2024-03-26
林維信
阿強是個一生氣就容易暴走的少年。據老師轉述,只要他跟同學發生口角,他就會想打對方,而通常那時他已經氣瘋了,即使老師出面喝止也沒用。阿強曾經因為出手過重,把同學的眼鏡打碎。碎裂的眼鏡割傷同學的眼角,對方家長揚言要提告。
閱讀更多
2024-03-15
張德芬
幾乎每個人都嚮往擁有美好的婚姻,可是為何現實總是不如人意?這是因為很多人在進入婚姻之時,都還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狀態。我經常講,在內在成長這條路上,我像一位資深導遊,孜孜不倦地為大家引領人生之路。親密關係的修煉亦需要指引,首先你要看清婚姻的本質,它與戀愛有何區別,這樣你才能清晰地知曉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以及到達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 27
第 2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