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生活i健康
腎臟健康拉警報時,可能會出現哪些警訊?記住「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0-06-15
林芷揚
受全球暖化效應影響,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衛福部統計每年的6至7月是民眾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高峰期。熱衰竭、熱中暑都屬於熱傷害,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尤其是慢性病患、體重過重者等8大高危險群,更要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20-06-02
照護線上
攝護腺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也逐漸上升,然而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約有一半的患者在確定診斷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患者可能出現 血尿 、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若癌細胞侵犯或轉移到其他位置,可能造成疼痛。
閱讀更多
2020-04-20
林芷揚
20231102編按:曾五度斬獲金鐘獎肯定的導演陳慧翎,因子宮頸癌緣故於48歲年紀,先行離開人世,但留下的像是《下一站,幸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別鬧了!》等夯劇,可說是把最好的愛都留在了世間。透過陳慧翎的健康狀況,也讓眾人對於子宮頸癌,有更深度的認識,也彼此鼓勵多加愛護自己的身體。以下為《幸福熟齡》針對子宮頸癌的相關案例文章,供大眾作為子宮頸癌的衛教參考。----------------------------------------------------------------------一名60多歲的女士,數月前發現解尿後擦拭時有血跡,起初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併發的 血尿 問題,因為出血量不多,就強迫自己多喝水,隔日沒有再出現出血症狀後就不以為意。但是,近日又發生同樣狀況,就醫接受內診後發現,她的子宮頸有異常出血及剝離組織,當下即送檢子宮頸抹片及切片,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子宮頸癌。
閱讀更多
2019-12-25
吳宛育
醫療團隊治療趙伯一段時間了,但七十多歲虛弱易跌倒的高危險病人,明明需要有人陪在床邊,他卻一直拒絕聘請看護,護理師只好照會我,前去看看他。原來趙伯拒絕僱請看護,是因為捨不得花錢。但我探詢了一下,國文老師退休、有退休金、有不動產等等,經濟狀況不至於太差,但趙伯就是不想花這個錢。
閱讀更多
2019-12-24
彰基院訊
65歲的張先生在每年例行體檢報告發現,血液檢驗中攝護腺特殊抗原是8.5ng/ml,體檢醫師建議他去看泌尿科。泌尿科醫師幫他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包含:肛門指診、經肛門超音波掃描、照腹部X光、尿液檢驗,又進一步抽血檢驗,接著,安排攝護腺切片手術。最後,病理醫師報告顯示─攝護腺癌。
閱讀更多
2019-12-13
林芷揚
41歲的王先生因為腰痛去看腎臟科門診,醫師安排了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左右兩側腎臟,都長了許多囊泡,最後確診是自體顯性多囊腎。
閱讀更多
2019-12-10
林芷揚
膀胱癌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性罹癌的比例較女性稍高一些,男女比率約為55:45。提醒民眾,平日生活中應遠離危險因子,一旦出現頻尿、急尿、 血尿 、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19-12-04
林芷揚
新竹一名52歲男子,一進廁所一待就是15分鐘以上,卻還是尿不出來,或是雖然有尿,速度卻變慢。他忍了一年都不好意思就醫,苦不堪言,最近鼓起勇氣看診,檢查後赫然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
閱讀更多
2019-10-31
林芷揚
63歲徐女士過去身體健康、沒有不良習慣,也沒有婦科疾病的家族史。不料,她日前健檢時,尿液中出現血跡,陰道超音波也發現,他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7公分,最後確診是子宮內膜癌。
閱讀更多
6/ 10
第 6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