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NOW健康
連假期間許多人會安排出遊的行程,書田家醫科主任康宏銘提醒,出發前備妥解熱鎮痛藥、抗組織胺藥等常用藥物,才能確保旅途愉快,不過,上了年紀的男性務必謹慎服用抗組織胺,以免引發急性尿滯留,在海外尿不出來,緊急就醫,可會讓人玩興全無。
閱讀更多
2025-03-18
蔡佳伶整理
你時常半夜起來跑廁所嗎?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周博敏指出,夜尿是指入睡後需起床小便,並且會干擾睡眠,尤其當夜尿次數超過兩次則會顯著影響生活品質。許多人在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常因頭暈或姿勢不穩而跌倒,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傷害。無論是年長者或年輕人,這都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潛在危險。
閱讀更多
2025-03-12
癌症希望基金會/查岱龍
膀胱 癌雖不在國內十大癌症的排行榜上,但卻在泌尿系統癌症中占了七成,且有逐年上升趨勢。晚期 膀胱 癌五年存活率僅5~15%,常使人感到絕望。然而隨著醫療進步,晚期轉移的病人除了可接受化療外,還有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及最新的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ADC)治療,病人不要放棄希望。
閱讀更多
2025-02-10
郭美懿
今(10)日寒流減弱,各地氣溫回升,不過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西半部清晨仍可能有10~12度低溫出現;而未來一週還有2波冷空氣及鋒面報到,週三、週四也會轉為全台有雨的天氣。這波寒流威力驚人,2月份截至9日為止,全台已476人非創傷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且連續7天每日逾50人猝死,醫師提醒,「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是最容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與中風的危險時段,起床時務必做好保暖措施。
閱讀更多
2024-12-29
郭美懿整理
「阿嬤,我們好想再多陪妳幾年!」乖孫女的一句暖心話,讓9旬高齡的阿月嬤決定接受手術,勇敢面對第3期腎盂及輸尿管癌。歷經210分鐘的達文西手術,切除右側腎臟、輸尿管和部分 膀胱 組織,阿月嬤術後10天即出院,追蹤2年迄今無復發,讓家人與醫療團隊感動不已:「看到長輩笑容就是最好回報!」
閱讀更多
2024-12-19
中時新聞網 郭冀銘
許多人都有白頭髮的困擾,除了正常老化外,也要注意是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中醫就指出4個不同白髮位置所反映的身體狀況,長在兩側鬢角代表過度疲勞、壓力過大;長在頭頂為過度疲勞、情緒緊張;長在後腦勺是年紀漸長、經常熬夜;長在前額是三餐飲食不正常。
閱讀更多
2024-11-15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
老王長期在泌尿科門診接受攝護腺藥物的治療,近來他發現當每當天氣變冷時,他需要上廁所的次數就會增加,甚至晚上起來的次數也會增加,導致睡眠品質不好,因此需要增加頻尿的藥物,可是一旦天氣變熱,這些症狀都會不藥而癒。門診中類似老王的狀況很常見,不只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很多是有 膀胱 過動或是敏感的病人,每到冬天或天氣變冷時,不論年紀,不少人都會因此 膀胱 變得更敏感,嚴重時會導致一直跑廁所的現象,白天如果剛好在工作或會議中,這些狀況會造成困擾甚至中斷工作或會議,晚上如果有這些情形更會導致睡眠不足,造成隔天沒精神,甚至有些老年人會因夜間上廁所次數增加,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或腦出血等傷害,造成生活上的不變。
閱讀更多
2024-10-14
郭美懿
「我生產完很多年了,運動、跑步、爬山時漏尿狀況越來越嚴重,要是遇上感冒咳嗽更是漏得厲害,請問該怎麼辦?」許多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常出現「漏尿」的問題,據國民健康署2021年調查,40至59歲的已停經女性中,有8.3%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出現漏尿,間接影響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4-08-12
彭蕙珍
「我要決定自己的末日。」綠光創藝董事長吳念真是礦工之子,對他來說,死亡一直在身邊,早已是日常,「從小看到災變,我都在哭,我不是哭死去的人,是捨不得被留下來的人。」隨著父親、弟弟、妹妹相繼過世,對生死他看得很淡然。52歲那年母親喪禮過後,他交代獨子吳定謙,「有一天我過世,燒一燒拿去法鼓山樹葬,不要立碑,清明節不用來掃墓。」疫情前,他和太太相偕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書。他強調:「我們這一代都受過新式教育,對生死要看得很清楚,不要讓下一代有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8-08
蔡曉萱 整理
隨著父親節到來,更應守護父親的健康!特別是一個常被忽視但卻威脅著中高齡男性的隱形殺手——「攝護腺癌」。根據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六、死亡率第五的癌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閱讀更多
1/ 24
第 1頁,共 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