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郭美懿
今夏凱米、山陀兒颱風連續重創南台灣,不僅造成淹水災情,更出現類鼻疽病例,累計今年以來已有98例本土病例,其中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疾管署指出,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1個月內仍有機會出現個案;而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提醒,類鼻疽是淹水造成的疾病,曾接觸或吸入污水、淤泥者特別危險,要留意是否出現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
閱讀更多
2024-10-19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韓劇中的主角常拿鋁鍋煮泡麵,讓人食指大動,不過,網路又有流言,指用鋁鍋可能讓人失智。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鋁鍋如果遇到酸性東西,鋁就容易釋出,因此用鋁鍋時,不要放進韓國泡菜、番茄等酸性食物。毒物專家招名威則指,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鋁元素與阿茲海默症患者間有直接關聯。
閱讀更多
2024-10-17
郭美懿
進入秋天後,許多人常會覺得眼睛酸澀、眼屎多到黏在睫毛上,有些人甚至會出現紅目腫脹的問題,讓人好不困擾。中醫師指出,這是因「秋燥」引發的乾眼症,建議日常可以枸杞和菊花煮泡飲用,多食用富含維他命A、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蘿蔔、茼蒿、魚油和亞麻籽油等,有助於滋潤眼睛,減少乾澀感。
閱讀更多
2024-10-14
郭美懿
別讓家人陷入「救與不救」的煩惱與道德綁架!《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於2000年通過,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2024)年9月為止,我國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分析今年簽署的6萬5151人次,最大宗落在60~69歲、達16427人;其次為70~79歲(13070人)與50~59歲(12230人)。觀察也發現,過往簽署安寧意願者多為40歲以上年齡族群,但今年4月起開放健保卡線上簽署之後,20~29歲年輕族群表達安寧意願則出現上升趨勢,顯示大眾對「善終」更有概念。
閱讀更多
2024-10-14
NOW健康
一名50多歲的男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2年,近期出現呼吸喘、咳嗽、疲累等症狀,起初以為這些不適是因為關節炎所引起,儘管使用了類固醇和抗生素治療,但症狀仍未見改善。經過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出現間質性肺炎、肺部嚴重浸潤的情況,所幸發現得早,在透過抗肺纖維化藥物及搭配免疫製劑治療6個月後,症狀已大幅改善,原本出門得帶著製氧機,甚至坐輪椅,現在已經能夠自由活動,也順利重返工作崗位。
閱讀更多
2024-10-09
NOW健康
時序入秋,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變得較為乾燥,免疫力相對容易下降,「秋燥」易傷肺,皮膚也容易發癢,或乾癬復發,尤其有乾癬病史者,夏天往往改善很多,若未持續治療,一到秋冬因為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皮膚病灶很可能又復發。
閱讀更多
2024-10-09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中老年男性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胸部變得比以往更豐滿。這並非單純的體重增加,而可能是「男性女乳症」作祟。根據統計,超過30%的成年男性都曾出現這種症狀。然而,許多人因為羞於啟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本文將詳細解析男性女乳症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閱讀更多
2024-10-09
郭美懿整理
長者、熟齡族常有全身發癢、紅斑、龜裂等皮膚問題,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保水功能下降、防禦力減弱所導致。醫師提醒,進入熟齡後可從「營養均衡」、「適度清潔」、「保濕保水」、「防曬」4大方面呵護肌膚,除了攝取充足水分、多補充維生素C、綜合維生素等,也要勤保濕、防曬、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若出現任何皮膚問題,也該先尋求專業醫療諮詢,再進行照護較適切。
閱讀更多
2024-10-01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者面臨多種慢性病問題,不知不覺中成為「多重用藥」的高風險族群。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近3成都有多重用藥情形。為何多重用藥會帶來風險?如何確保長者用藥安全?本文將詳細解析。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整理
李太太罹患糖尿病已經30年了,近1年回診抽血報告發現 腎 功能逐漸下降,但因血糖控制的關係,她只知道要少吃白米飯,多吃糙米或五穀類當主食,對控制血糖比較有幫助,也要多吃蛋白質才不會肌少症。可是 腎 功能不佳的人就不適合吃糙米,讓李太太一時慌張起來,什麼都不太敢吃,1個月內體重就掉了2~3公斤。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