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鍾奇峰醫師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隔著長桌,聲音雖然微弱,但我的心卻感到無比的沉重。在旁的社工師及個管師想必也肩頭沉重。「她每天回家都一直哭。」30歲未嫁的女兒,即使早已成年,也還是70多歲老爸的心頭肉。
閱讀更多
2021-03-29
李易紓
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男、女比例約1比3,雖然很多膽囊癌患者都有很長的患病史,但也有少數是完全沒有症狀,作超音波檢查時才被發現罹患膽囊癌。
閱讀更多
2020-12-29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國健署今公布「2018年癌症發生資料」,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2017年增加4447人。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乳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標準化死亡率持平,但甲狀腺癌女性為多數,而男性惡性機會較大。男性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呈上下震盪趨勢,其中30至49歲口腔癌發生率降幅2成,可能與年輕族群嚼檳榔及抽菸率下降有關。
閱讀更多
2020-12-17
許淳彰醫師
「為什麼晚上的體重都比早上多2-3公斤以上啊?我又沒亂吃!」「唉!才坐一下子就覺得小腿很脹很不舒服⋯」「只要吃個宵夜,隔天起床眼皮,臉和手指就都腫起來」「每天到下午就覺得身體腫脹、褲子變緊,而且還提不起勁、很累⋯」
閱讀更多
2020-12-17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創健 營養師
中央氣象局發佈入冬新低溫特報,創健健康管理陳建志院長提醒,秋冬為肺部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是因為病毒活躍,再加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氣刺激,抵禦病毒能力會下降,容易發生感冒、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因此,年末之際,除了護好心也要養好肺。
閱讀更多
2020-11-13
照護線上
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血管外科的柯博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想要跟柯醫師討論的是,什麼是主動脈瘤?它跟一般的腫瘤有什麼樣的差別?
閱讀更多
2020-10-29
李易紓
《今周刊》周四(10/29)舉辦第四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熟齡醫學權威,專長研究長壽基因以及阿茲海默症的日本醫學博士、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白澤卓二,分享如何能夠健康活到100歲的秘訣。白澤卓二以淺顯易懂的醫學解說告訴大家,只要做足4件事,就能讓自己到100歲都頭腦清楚、活得健康又長壽。
閱讀更多
2020-10-26
照護線上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
閱讀更多
2020-10-22
黃越綏
不論醫療器材再怎麼先進,醫療人員醫術再怎麼高超,現代醫療終究無法治癒高齡。唯有了解「人老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安心變老,漫步到人生盡頭。
閱讀更多
2020-08-18
照護線上
大腸癌發生率逐年攀高,若不幸罹患大腸直腸癌該怎麼辦?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周斌醫師分享大腸直腸癌治療攻略!
閱讀更多
6/ 10
第 6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