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照護線上
根據民國103年的癌症公報,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8位,在女性為第19位;而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於癌症排名於男性為第15位,在女性則為第13位。想要預防膽囊癌,有些危險因子是我們改變不了的,像是年紀逐漸變大,以及身為女性這些。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注意維持適當體重,「體重過重」與很多樣癌症發生有關,絕對是預防癌症的重點之一。
閱讀更多
2019-11-25
照護線上
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有多處關節的腫痛,嚴重甚至會變形,影響日常生活,然而在疾病初期因為關節沒有變形,患者容易輕忽,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是工作疲勞、退化、痛風等,自行買藥而延誤就醫。
閱讀更多
2019-11-25
照護線上
說到黃疸,很多人聽說過新生兒會有暫時性的「生理性黃疸」,但你知道嗎?大人同樣有可能遇上「黃疸」。黃疸的英文是Jaundice,起源於法文Jaune,也就是黃色的意思。當大人遇上黃疸這種狀況時,一定要趕緊就醫檢查,原因可以是良性病灶或不需處理的問題,但也可能是癌症等致命疾病引發的!
閱讀更多
2019-11-18
林芷揚
家住彰化縣的57歲翁先生,三年前因反胃、嘔吐,就醫檢查發現 肝臟 有一顆7公分腫瘤,沒想到進行化療之後,腫瘤反而增大變成9公分。最後,他靠著「立體定位放療」治療,腫瘤完全消失,目前已追蹤2年,肝腫瘤都沒有復發。
閱讀更多
2019-11-15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大部分的人都曾聽過喬伊斯‧梅爾(Joyce Meyer)的名言:「負面的心無法活出正向的人生。」你容許社群媒體、電視或負面的親朋好友,帶給你多少負面思考?
閱讀更多
2019-11-13
陳大樂
所有的癌症都是由人體正常細胞演變。振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國維說,癌症的產生原因非常多,細胞每分每秒都在進行新陳代謝,由新的細胞取代死去的細胞,當中若某些細胞突變出錯、基因突變,而失去正常的生理機轉。
閱讀更多
2019-11-13
主動脈
麻醉醫師在每一次次的病安事故裡,卻必須獨自活下來,在往後餘生的時間裡,日夜接受良心的苛責,直到有一天自己也面臨了死亡,我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閱讀更多
2019-11-10
林芷揚
吳媽媽日前參加花蓮慈濟醫院的器官捐贈感恩音樂會,回憶當年,女兒因為腦幹長了腫瘤,人生只有短短的16年,住院的最後期間,「女兒跟志工聊到生命的意義,最後告訴我,她想要做器官捐贈。其實我當下真的很捨不得,但這是我和女兒的人生約定!」
閱讀更多
2019-11-08
吳思瑩
是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心臟內科名醫的陳衛華,在30年間罹患了三種癌症: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抗癌至今,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且聽他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成功戰勝癌症。他也在對抗癌症成功後,勉勵自己,以及每一個人: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閱讀更多
2019-11-06
華人健康網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事實上,輕忽脂肪肝,不僅有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風險。根據國內三軍總醫院最新研究發現,有脂肪肝問題者,未來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更是沒有脂肪肝者的2.63倍。因此,不想「奪命癌症」胰臟癌上身,積極逆轉脂肪肝問題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