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NOW健康
寒流來襲,除了要注意保暖,也要小心保護你的耳朵!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而易阻塞,增加內耳中風的風險。初期可能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恐導致突發性 耳聾 。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2到4週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才能避免聽力受損。
閱讀更多
2023-10-20
NOW健康
突發性 耳聾 與循序漸進發生的重聽不同,它可能在一瞬間改變1個人的生活品質,擁有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突發性 耳聾 雖然少見,但若發生也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被動等待症狀消失,務必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閱讀更多
2023-10-12
NOW健康
突發性 耳聾 與循序漸進發生的重聽不同,它可能在一瞬間改變1個人的生活品質,擁有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突發性 耳聾 雖然少見,但若發生也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被動等待症狀消失,務必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閱讀更多
2023-09-12
NOW健康
多數人的耳鳴屬於自覺性耳鳴,主要是僅有患者自己能聽得到外界沒有的聲音,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並非不治之症,根據醫學用解剖才能得知是內耳神經病變所引起,加上長期累積的臨床經驗,只要對症下藥,及早治療、耐心服藥,耳鳴便能獲得改善、甚至消失,還能預防聽力惡化。
閱讀更多
2022-12-14
郭美懿
高齡者一睡醒就發現一邊耳朵聽不到?這可不是老化或重聽,而是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 耳聾 !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 耳聾 的好發期,患者多半是睡醒後突然發現單側聽力突然喪失,並有耳鳴、悶塞感,其中還有約25%的患者會伴隨眩暈等狀況。
閱讀更多
2022-05-27
郭美懿
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延燒,連日確診人數皆在8萬上下徘徊,不少人正處在痛苦的染疫病症中,但也有不少人結束隔離、快篩陰之後,仍為咳嗽、流鼻水等併發症所苦。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許多確診者結束隔離後、快篩呈現陰性,就以為自己沒事了,其實這只是證明病毒濃度已下降到不會傳染他人而已,身體仍可能留下併發症及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0-12-23
李易紓
越來越多人知道頭暈及眩暈的差異,也知道「頭暈」可能要看神經內科,「昏厥」要看心臟血管內科,「眩暈」則要看耳鼻喉科,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醫師說,這樣的分法還是過於簡單,當出現頭暈、耳鳴等症狀時,還是要透過檢查,排除「腦瘤」的可能。倘若為腦瘤或是腦出血,要由電腦斷層偵測出來,若為初期腦梗塞,則必須要核磁共振才有辦法明確辨認。
閱讀更多
2020-05-1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梅雨季來臨,潮濕悶熱的氣候,體內濕氣出不來,人體平衡功能也受影響,不少人就發現最近眩暈、耳鳴發作頻率增多了。
閱讀更多
2020-05-11
蔡穎卿
一對夫妻的生活也許要先學習真正的「同甘」,才能在遇到困難時,有默契的齊心共度辛苦;使「情」與「義」在生活中都能生根、發芽、展枝。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