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NOW健康
隨著愛美需求和口腔健康意識提升,現在成人矯正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碧礽牙醫診所院長吳碧礽指出,在少子化因素下兒童矯正變少,加上隱形牙套已相當普遍,與傳統大鋼牙相比,矯正過程低調不易被察覺,因此不少人更願意投資在牙齒的功能與美觀。
閱讀更多
2024-04-19
林靜君談心室
「我男友去年車禍受傷,目前還在復原中,他很需要我每天能陪伴他說話,他曾說陪伴是相愛的基礎,如果沒有陪伴如何培養出感情?但我這陣子因為工作忙不太能陪他,有請他體諒我,等我忙完就能有比較多時間相處,但事情還是忙。不知道該如何跟他溝通?」一位熟齡讀者來函傾訴她的困擾,這也是熟齡親密關係裡常會遇到的問題。因為諮商工作,而有機會與不同年齡層的當事人探索戀愛這門功課,深深感受熟齡期親密關係有它的特別性,要談一場成熟大人的戀愛,需要關照的面向很不一樣。
閱讀更多
2024-04-11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1
Q:我是博文,今年61歲,老婆40歲,結婚10年,兩人都是再婚,現在有3個孩子,15歲及13歲的男孩,以及9歲么女;老么是我跟老婆的,兒子是她跟前夫所生,但我一視同仁,親子感情 緊密 。問題是我老婆揮金如土,每個月給她18萬元都花不夠,我因為創業順利,不心疼錢,但因為出身貧窮,常自豪「只要3件內衣、3件內褲就夠了」,長年生活都很簡樸。而妻子則買名牌衣飾,塞爆衣櫃,吃喝再貴也不眨眼。我覺得這樣對孩子是不良示範,擔心他們有樣學樣,就算家財萬貫也會揮霍淨盡。而且我被老婆吃得死死的,一句話都不敢吭,也想過價值觀差太多,離婚也OK,但又心疼孩子,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我給她的18萬元,原本是要當5人家用,但她永遠不夠,每次大筆支出就要我付,如孩子的學費、補習或活動費,連在外用餐、稅金、修車等都要我掏錢。上個月說要紀念結婚10周年,就訂了一晚10萬元的房間,還要20萬買首飾,雖然我也很開心她重視我倆紀念日,但慶祝方式實在無法苟同!其實我知道她每月悄悄寄了4萬給她爸,因為岳父早年經營事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我們結婚時還幫忙還清了3百多萬債務,現在她拿錢回娘家算是貼補生活費吧!但這樣還有14萬元可用,我們也沒有房租支出,而且我在家只吃晚飯,其他幾乎不花錢,主要還是她跟孩子的花費,但她永遠不夠用!她前次婚姻據說是因為前夫會打孩子才離婚,沒聽說是因為金錢觀念等差距才分手的!因為我公司營收不錯,也還有存款及租金可收,讓我付錢不是問題,只是一個月18萬元花到一毛不剩,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雖然知道她沒賭博習慣,但什麼都要買好用好的,只有偶而想討好我,才來炫耀說「買得價廉物美」。其實我也搞不清楚,她是怎麼花錢的,甚至有朋友懷疑她是不是包養牛郎?但她晚上不大出門,應該不是吧!她又完全不記帳,看起來也不存錢,到底錢都消失到哪裡去呢?我曾問錢怎麼花得那麼兇?她氣我管她,直說「要不是你有錢,我幹嘛要嫁給你這樣的老頭?連花點錢都這麼囉嗦!」讓我很難過,大吵了一架。她花的錢實質上對我無傷,只是很怕給孩子們壞榜樣,我也曾對孩子們批評她過於揮霍,但不知有沒有效?我想過是否該離婚,但孩子們年紀還小,不忍心讓他們進入單親家庭,我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4-02-29
吉野源三郎
這件事發生於去年十月某天下午,當時小哥白尼就讀一年級,他和舅舅一起站在銀座某家百貨公司頂樓。
閱讀更多
2024-02-23
林靜君談心室
「做人真的有夠難!」朋友楊姐一見面就大吐苦水,她被媳婦上網公審,親友截圖給她看,讓她氣到幾天沒睡好。原來,過去節慶應公婆要求,繁文褥節習俗一堆,搞得比上班還累,公婆離開後,楊姐逢年過節就一切從簡,篤信過日子比過節重要。去年獨子新婚第一年,她想說不好怠慢媳婦,特別訂宅配年菜,結果年夜飯媳婦整晚臉色「奧嘟嘟」,事後聽兒子說,夫妻為此大吵一架,媳婦認為夫家嫌棄她,只給她吃冷凍菜。楊姐聽到兒子的轉述挺錯愕,但也沒說什麼。今年楊姐不想為難小夫妻,暗示兒子可自行利用假期。結果他們出國度假,媳婦在網上放一張手抓著大螃蟹的照片,寫著「沒有圍爐的位子,只好自力救濟吃起來!」留言區有人說,「長輩就是年獸」、「妳被驅逐出境喔,拍拍~」楊姐為截圖火大,先生說:「算了!妳不會當作沒看到,都幾歲的人了,還和小孩子計較。」先生這是提油救火,讓她這口氣更不知道怎麼嚥下。
閱讀更多
2024-02-22
翁申霖 整理
當家人身故後,遺屬有哪些錢或津貼能領?關於勞保的死亡給付申請大多數人都較為熟知,但讓許多人容易忽略的是,已上路18年的勞退新制,在勞工死亡後,遺屬也能申領其退休金,據勞保局統計,因為超過10年請求權時效,而喪失請領資格的退休帳戶高達2.4萬戶,勞保局提醒遺屬,除了有勞保的遺屬年金能領,勞退金也別忘記了!
閱讀更多
2024-01-11
艾瑞克.喬根森
編按:許多人想方設法學投資,渴望早日獲得財富自由之後,才有條件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熱情與夢想;其實,只要一個想法和心念的改變,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你一樣可以擁有快意且富裕的人生!你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這就足以改變世界。《納瓦爾寶典》帶你瞭解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閱讀更多
2023-12-21
曾少芬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閱讀更多
2023-11-24
郭美懿
作家吳若權從35歲起成為母親的主要照顧者,歷經母親兩度中風、罹癌,一晃眼就是26年,而他也從青壯年,走到了熟齡銀髮的階段。儘管一切恍如昨日,往事卻並不如煙,身為照顧者的900多個日子裡,吳若權如何在照護長輩的同時,用愛與陪伴,迎接人生的下半場?
閱讀更多
2023-11-03
翁申霖 整理
台灣腎臟醫學會曾警告,國內每8位成人就有1人可能患有腎臟病;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9萬人是洗腎人口,居全球第一,腎臟病成為台灣的「新國病」,同時也令台灣成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而發展為腎臟病的成因,與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息息相關。對此,腎臟權威洪永祥點名5大深受國人喜愛的國民美食,包括水餃、鍋貼等包餡食物,其實都相當傷腎,洪永祥提醒,一不注意就會讓腎功能大幅往下掉。
閱讀更多
3/ 22
第 3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