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郭美懿
陽光灑落位在內湖區的「行愛長照」,寬敞明亮空間,一改印象中陰暗擁擠的養護機構印象。在這裡,沒有監視鏡頭毫無隱私地時時監看,卻依舊能透過智慧圍籬、人臉辨識、紅外線感知等科技,建構智能而安全的照護環境。
閱讀更多
2024-06-21
蕭彤雯
每個長照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接下來要說的這劇情,早前我真的只有從新聞裡,及常上我節目的律師們口中聽說。直到好友C遇上,我才知道兄弟姐妹間,為了照顧父母及分遺產反目成仇的「人間鬼故事」,不但真的存在,其傷人心的程度,或許不亞於病痛之苦。
閱讀更多
2024-06-1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最近動了一次攝護腺手術,讓我有兩件深刻體會的事。一是要開始面對隨時發生的身體警訊,二是夫妻能老來相伴是多麼地重要。
閱讀更多
2024-06-11
學老誌/鍾佩芳、凃奕豪,蔡曉萱整理
編按:在退休後,曾任職於調查局的施淑梨經歷了照顧失能老伴和喪偶的過程。她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全心全意地照料著因中風、失能和失智而需要特別照顧的伴侶。於她而言,這段旅程並不僅是一場令人措手不及的挑戰,更是一場對愛與承諾的實踐。正因如此,施淑梨始終保持著樂觀和堅定的態度。她認為生命的旅途就是盡力去實現內心所渴望的,而她走過的每一步都讓她感到圓滿,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閱讀更多
2024-05-16
李夏苹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趨勢話題「無緣社會」、「長壽地獄」之後,臺灣現場實況,基層公務員說給你聽。
閱讀更多
2024-04-23
優照護
如果說,照顧失智是一段「漫長的告別」,那我們除了盡自己的心力,不妨多多尋求外在的助力,尤其是各種相關的專業,讓失智家人獲得最理想的「照護」。
閱讀更多
2024-04-22
郭美懿
「每次工作到很累,就會想趕快退休,但我不想等到65歲,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拖太久!」Podcast節目「1968退休倒計時」主持人阿佳說。身為6年級後段班的她,有著同齡人共同的焦慮:好想退休,卻又不知怎麼做?直到一位職場前輩驟逝,讓她決定開始行動,從身、心、靈3個方向著手,追求健康、財富與靈魂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24-04-09
優照護
一般人大都知道「 看護 」,卻未必聽過「照服員」,其實照服員就是「照顧服務員」的簡稱,是經過90小時專業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的專業照顧人員。當親愛家人需要居家照護時,究竟該找「 看護 」還是「照服員」呢?兩者差異在哪裡?且看專家從照顧費用、照顧品質、服務溝通、申請限制等4大關鍵做比較,尋求給家人最好的呵護。
閱讀更多
2024-03-26
楊月娥
在台灣選擇居家照顧或安養中心,都有固定行情,無論聘請哪一個國籍,印尼、越南、菲律賓的居家 看護 ,所需費用都差不多,還要再加上健保、就業安定基金、仲介費用、加班費等,總額相當於大學生剛出社會的月薪,且居家照顧等於要多兩個人(病者及 看護 )的生活開銷以及居住空間,因此總體花費應該是在安養中心較為划算。
閱讀更多
2024-03-19
優照護
仁雄下班後,匆匆奔向日照中心接父母回家,稍微安頓後再趕回自己家跟妻兒吃晚飯,這幾個月來他在公司、父母家、自己家三地來回奔波,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無力感。在許多人眼中,他屬於人生勝利組,小時候家世好、功課好,長大後事業順遂、妻子美麗賢慧。他也認為上天對自己很眷顧,直到媽媽失智後,他才知道生命中總會面臨一些艱難的考驗。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