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郭美懿
69歲交通部前部長郭瑤琪,週日(3/23)傳出因主動脈剝離緊急送新光醫院,開刀後在加護病房觀察中,情況危急,郭瑤琪家屬已在周一(3/24)上午約11點決定拔管,目前正在處理後續事宜。醫師形容,主動脈急性剝離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若未能迅速就醫,逾5成患者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如已故藝人小鬼黃鴻升即因主動脈剝離 猝死 ,而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京城建設老總陳添進等名人也是死於此病。醫師提醒,如果突然在幾秒內出現撕心裂肺的痛,而且一路從前胸痛到後背,就要立即就醫。
閱讀更多
2025-03-20
郭美懿
與其想著死亡,倒不如好好活在當下!彰化罹癌媽李明瑛忍受化療落髮、百針戳身的痛苦,只為讓子女回家有一聲「媽」可以叫。奇蹟抗癌25年後,她在今年農曆年前發現肝已腫大到如懷雙胞胎,決定接受安寧緩和療護,並舉辦生前告別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再見。她說,死亡並非一件可怕的事,它其實是一個歡樂場面,「你和我必須是活在當下,活得精采。」
閱讀更多
2025-03-10
胡咪
「因為伴侶打呼太大聲想要離婚會不會太誇張?」以前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大概會覺得,好像有點過頭了;但我現在會說,一點也不誇張,它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理由。
閱讀更多
2025-03-09
郭美懿
許多人都有熬夜習慣,但往往覺得週末放假時再補眠就好,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卻直指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透支生命」,不但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崩潰、損害心血管健康、腦力下降、誘發癌症等問題,調查35歲以下 猝死 案例中,更有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閱讀更多
2025-02-17
郭美懿
台灣慢性腎病人數推估高達263萬人,,平均每8名成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1。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確診時都已是晚期,且一旦惡化到第5期時,腎臟失去功能,無法排出水分及尿毒素,就面臨洗腎命運。醫師指出,當腎臟功能無法應付生理所需,患者就必須抉擇接下來的療法選擇:是要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還是等待腎臟移植?又或是考慮安寧緩和醫療?醫療選擇並非單純的醫學問題,更是對病人個人價值觀、生活方式與健康期望的深刻反思,在決定進行洗腎前,可以諮詢醫師充分瞭解,再為自己做最好決定。
閱讀更多
2025-02-12
蔡佳伶整理
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氣溫持續下降。許多民眾為了維持體態與燃燒卡路里,仍會進行中重度運動。然而,在冬季,隨著運動量減少及出汗量下降,該如何適當補充水分?可以喝含糖飲料嗎?
閱讀更多
2025-02-10
郭美懿
今(10)日寒流減弱,各地氣溫回升,不過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西半部清晨仍可能有10~12度低溫出現;而未來一週還有2波冷空氣及鋒面報到,週三、週四也會轉為全台有雨的天氣。這波寒流威力驚人,2月份截至9日為止,全台已476人非創傷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且連續7天每日逾50人 猝死 ,醫師提醒,「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是最容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與中風的危險時段,起床時務必做好保暖措施。
閱讀更多
2025-01-12
郭美懿
強烈大陸冷氣團襲台,全台有感降溫,今(1/12)晨本島平地最低溫為新北市石碇攝氏7.5度,金門縣金城鎮則出現4.9度低溫。不過,台大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示警,最冷時間還沒到,「今晚至明晨,冷乾加上風寒效應,將是這波冷空氣達到巔峰的時候。」氣象專家吳德榮更直指入夜強輻射冷卻發威,不排除出現5度左右極端低溫。天氣冷颼颼,許多人選擇泡湯來暖身禦寒,不過劇烈溫差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喜愛泡澡、泡湯的日本,每年就有1.9萬人因「熱休克」喪命,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交通事故。醫師建議,民眾泡湯應先適應水溫、且控制在40℃左右,時間則不宜超過30分鐘。另外,處於高溫環境也會加速水分流失,應適時補充水分,才能安全享受泡湯樂趣。
閱讀更多
2024-12-19
郭美懿
冷氣團接力報到,全台有感低溫,劇烈溫差易引發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特別是「從被窩起床」、「洗澡前後」及「進出浴室」3瞬間衝擊最大。網路上也流傳一則「冬天洗澡順序」資訊,建議冬天應該依序從「臉+手腳→身體→頭」來洗澡,避免溫差增加心臟與腦血管負擔,真是這樣嗎?對此,國健署澄清並無有實證顯示「洗澡順序」和腦血管疾病有直接關係,反而是短時間過於激烈的環境溫度變化,與腦血管風險較為相關。醫師則建議,若從外頭低溫回到家,千萬別一進門就沖澡暖身,而是等到身體回暖再洗澡,洗完澡之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另外洗完澡也別直接赤腳踏出浴室,因為從溫暖浴缸或浴室地面一腳踩在冰地板的行為,有可能使血壓瞬間飆升,增加心肌梗塞等 猝死 風險。
閱讀更多
2024-12-16
郭美懿
近期冷氣團接力報到,許多人冷到不想離開暖被窩,但你可知道寒冬不僅動物會冬眠,維持心臟跳動的心肌也可能進入「冬眠狀態」?花蓮日前出現一個因心肌梗塞導致「心肌冬眠」的案例,醫師為挽救68歲病患,全程在心臟跳動的狀態下執行繞道手術,成功搶回一命。
閱讀更多
1/ 19
第 1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