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郭美懿
採訪前,前體育署長高俊雄已經先跑了趟醫院去探病,他如此規劃當天路程:走2段路、搭1趟公車、轉2次捷運、再騎3次Ubike…。「一般人會對運動的概念下一個『操作型定義』,其實WHO主張的是『身體活動』,像我今天走路、騎車,就是把身體活動融入你的生活style中!」(原文刊載於2022/10/17,更新時間為2024/12/12)
閱讀更多
2024-10-29
呂秋遠, 曾學立, 劉孟哲
要與工作分手這件事,對於一個重度工作沉迷者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就像起初的沉迷一樣,需要持續的練習。因此,找出一項新的興趣,或許是個開端,讓自己原有的人生,從簡單的物理變化,可以逐漸出現一些複雜的化學變化。當決定從東京一路到京都,對我而言比較像是獎賞。所以稱之為獎賞,是因為要達成這個目標,要付出的代價一點也不小,必須要從東京的日本橋開始,橫跨山梨縣、岐阜縣、滋賀縣,最後到達京都的三條大橋,全長六百二十二點一三公里,總爬升六四五九公尺。對於公路車老手而言,當然不算什麼,可是對於一個新手而言,就不會是一件容易的挑戰。
閱讀更多
2024-10-22
呂秋遠、曾學立、劉孟哲合著
中年,讓人重新聚焦自己,對人生及自身想法改觀的時期,為工作和家人全心付出之後,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過?呂秋遠律師在新書《中年好秋》中,透過與夥伴挑戰622公里橫跨日本的騎旅,寫下中年人的冒險與覺醒,以全新視野看待中年之路。
閱讀更多
2024-08-04
周冠男
投資0050超過20年,資產成長至少5倍!頂尖財金學者周冠男,首次公開長期不敗的理財策略。
閱讀更多
2023-11-08
王君瑭
編按:新北市週三(9/20)發生虎頭蜂叮咬登山客事件,20人到瑞芳山區爬山,卻遭到上百隻「黃腳虎頭蜂」叮咬,共11人受傷,其中2名山友更在運送下山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不治。另外,就連參與救援的警消也在搬運途中遭到蜂群螫咬,幸而治療後沒有大礙。據《風傳媒》報導,這個登山團由平均60歲的熟齡族組成,原本計畫到八分寮步道踏青,未料上午11時左右在山區遇成群黃腳虎頭蜂攻擊。其中16名未受傷與輕傷山友先行下山,傷勢較嚴重的4人則因四肢麻痺而留在現場待援。救援隊到場後,以擔架將傷者運下山,其中胡姓、焦姓男子原本有意識,卻在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參與急救的台灣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說,病患被送到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全身發黑,臉部膚色也像缺氧,顯得暗沉。今周刊曾報導,在臺灣常見有7種的虎頭蜂,夏末秋初時是入冬前蜂后孵化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衛家園,此時也是虎頭蜂攻擊性最強的時候,再加上虎頭蜂的刺本身沒有倒鉤,可以重複叮刺,因此才成為了登山客口中「台灣山林最恐怖的傳說」。熱愛山林的「老謝」謝金河曾撰文指出,自己的好友廖啟仁跑山經驗豐富,卻在 烏來 登山時遭遇大群蜂螫,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當時73歲的廖啟仁雖情況危急,但全賴「這習慣」逃過一劫,而且很快就出院,究竟他是怎麼辦到的?遇到虎頭蜂又該怎麼辦?(原文刊載於2021/12/16,更新時間為2023/9/21)
閱讀更多
2023-08-22
數位內容部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周二(8/22)到金門發聲,以2000萬美元籌備並成立「金門和平倡議基金會」,推動8大項目,而當天晚間近9點、也就是七夕倒數3小時,以近2300字長文說起對先妻林淑如的思念。他提到自己和太太曾馨瑩,在七夕這天一起挑出回憶錄草稿裡的幾個段落,其中【我逝去的情人,林淑如】是他分享對先妻林淑如的懷念與追憶。郭台銘說:「藉由這些文字,我特別想分享給各位的是:愛要及時,請務必把握當下,珍惜眼前的所有」。以下是郭台銘臉書全文:
閱讀更多
2023-02-06
彭蕙珍
「疫情後,人類生活的樣貌改變了,儘管已經解封,生活看似回到正常,其實並沒有。所以,我們超前佈署5年後會發生的移動、居家照服、偏鄉等服務需求。」在逢甲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侯勝宗被稱為「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在疫情時他做了一項創新,讓計程車司機升級,成為照服員。這項計劃不只照顧偏鄉老人,2020年新冠疫情嚴峻,全台3級警戒時,這群熱血司機更投入確診者接送服務,同時和新北市政府合作,總計接送4300多位確診者,讓他們安心返家,針對這次活動取名「微光計畫」。侯勝宗驕傲道:「在那一場戰役裡,我們沒有一位司機染疫。」他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獲選為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之一。
閱讀更多
2021-05-15
李易紓
行政院上午10:45記者會宣布,台北、新北即起至5/28實施三級警戒,室內聚會限5人、室外10人,另外關閉全國娛樂場所,全國禁止遶境、進香團,但目前沒有停止上班上課,國中會考繼續進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周邊縣市維持二級,雙北禁聚令僅限家庭聚會,學校、營業場所、公務機關仍正常運作,大家可以正常上班上課,但要積極落實防疫措施。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宣布,今新增180例本土個案為68男11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23日至5月14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89例、新北市75例、彰化縣6例、宜蘭縣及桃園縣各4例、臺中市及基隆市各1例,另有一例台南確診尚未有案號,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陳時中說,目前國內疫情持續嚴峻,雙北陸續發生感染來源不明病例及群聚事件,研判社區傳播已有擴大趨勢。被問到何時會升到四級警戒,陳時中說,抗疫是需要點時間,現在會怕防疫疲乏,就會形成嚴重情況,產生違背行為,其他國家用更嚴格的管制就會引發反彈,會和防疫政策對抗,那防疫一定會失敗,所以現在是維持希望全民能配合、適時適地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0-07-16
江育誠
我沒有屍體可以解剖,就算有,我可能也沒那個膽量,可是我對人體結構有著同樣的興趣,為了肖像畫創作,我找來中醫十八銅人的人體模型,協助我研究骨骼肢體結構,甚至還請外甥幫忙設計軟體程式,讓我可以精準比對真實人體與自己的創作之間的差異。
閱讀更多
2020-03-30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案299至306;另外,新增3例死亡病例。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