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NOW健康
據統計,110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達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109年減少5.4人,最新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 淋巴瘤 。面對癌症的威脅,我們常常聯想到現代醫學的治療方式,然而,近年來中西醫聯手成功改善現代醫學所帶來的治療副作用,使患者體況好轉,也讓中醫抗癌日漸受到重視。
閱讀更多
2024-01-26
NOW健康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首度位居10大癌症排行之首,110年新增1萬6880名癌友,擠下連續15年排名第1的大腸癌,成為危害國人健康最嚴人重的癌症,大腸癌退居第2,新增1萬6238人。至於被喻為癌王的胰臟癌,則第1次擠進第10名,新增3190人。
閱讀更多
2024-01-10
NOW健康
42歲鄒先生是一位配音員,從大學時期就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各100下。看似健康如鋼鐵人的他,卻在40歲這年有了巨大的改變——為了減重3公斤增加運動量,結果引發嚴重低血糖,甚至低至27mg/dL(臨床顯著低血糖:<54mg/dL,血糖警戒值:70mg/dL),就醫確診為長在胰臟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住院長達1年,天天注射高劑量葡萄糖,直到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恢復正常血糖與縮小腫瘤,才終於順利出院,回歸以前積極的生活狀態。
閱讀更多
2023-07-13
林暐鈞
現代華陀開講!讓你裝備許多重要知識,鼓起勇氣面對最複雜的癌症。由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台北經營管理研究所主辦的《最複雜的癌症-淋巴癌的防治》講座,邀請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柯博升於7/11在台北商業大學開講,開始前全場擊滿21下掌聲,意味著熱烈歡迎每一個到場的人,一同對抗淋巴癌。
閱讀更多
2023-05-24
郭美懿
上班族張小姐長期有胃痛、腹脹、噁心等症狀,本來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及生活緊張,但就醫檢查後卻發現感染幽門桿菌,導致慢性胃發炎,出現胃 淋巴瘤 前期病癥。幸好使用三合一制酸劑與抗生素2周後,成功根除幽門氏桿菌,胃部逐漸恢復正常,只需要1年後再追蹤。
閱讀更多
2022-10-17
NOW健康
76歲何先生有黑便、血便,容易疲勞、虛弱、胃口不佳、腹脹、噁心等症狀,中間只服用成藥,身體不舒服仍忍了3個多月,才至診所就醫。醫師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腸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邊緣區B細胞 淋巴瘤 」。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 淋巴瘤 ,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5-20
陳忠淵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
端午節,習稱五日節、五月節或肉粽節,俗諺說「未食五日節粽,破裘仔毋甘放」,說明端午介於春夏之交,天氣乍晴乍雨,過節後炎夏正式開始,冬衣才可安心收起。梅雨季的濕涼,加入盛夏的悶熱,蚊蟲孳生,使這段時間成為濕熱疫病易起的季節。在此節氣特性下,端午包肉粽祭拜神佛與五臟廟,雄黃酒、艾草辟邪除穢皆屬這節日特有的習俗,細究其背後皆有先人養生智慧底蘊。
閱讀更多
2022-04-11
NOW健康
10年前因皮膚冒出紅疹與腫塊,陳先生就醫確診為 淋巴瘤 樣丘疹,前後歷經6年化學治療,病情仍惡化為CD30陽性T細胞 淋巴瘤 (非何杰金氏 淋巴瘤 ),飽受化療與放療之苦,而標靶藥物費用昂貴,無法承擔,原本想放棄,所幸當時健保給付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讓他有活下去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1-08-26
照護線上
「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是非肝硬化者的3.3倍!」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高嘉宏教授說:「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感染新冠後,會發生全身性發炎反應,甚至導致『細胞激素風暴』,破壞包含肝臟在內的全身器官。有鑑於肝硬化患者正常的肝細胞比正常人少很多,只要有一點損害就可能使肝功能惡化,進展成器官衰竭,增加重症及增加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