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中時新聞網 記者李宗莉
勞保局長年大力宣導勞保年金按月領,甚至洗腦民眾提早領要打折,每早1年就少4%,但真的提早領就比較吃虧嗎?答案竟是否定的,達人試算請領至國人平均餘命80歲止,65歲正常領只比63歲多5萬元,約當多保2年的勞健保費,但同樣打折領,63歲則比60歲足足多出快25萬元,由於63歲是請領年金的最佳黃金年齡,建議在此之前,就要把投保薪資拉至最高水準。
閱讀更多
2023-10-25
李雪雯
現年60多歲,即將退休的楊媽媽,有一位近30歲、已婚、育有一個小孩,但目前完全不工作的大兒子;以及一位20多歲,患有身心障礙的女兒。可以這麼說,楊媽媽的一兒、一女,從小到大都沒讓她省心過。
閱讀更多
2023-10-24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2021年起,在衛生福利部的支持之下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服務計畫迄今,成功建立並強化雲林地區高危險妊娠產前轉診、高危險新生兒外接功能、開放醫院模式,以及建立周產期緊急出血血庫調度之轉供平臺,不但落實分級醫療與雲林縣基層診所合作,更成功為雲林縣偏鄉婦產科診所提供堅強後盾,日前更攜手竹山秀傳醫院,完成跨縣市合作成功將高危險妊娠產婦提前轉診,並合力救治兩例新生兒外接案例,顯著提升雲林縣及鄰近地區周產期醫療水準。
閱讀更多
2023-10-23
小虎文
「沒有醫師希望病人 死亡 ,但我們捫心自問,到底誰能掌控生死?」奇美醫院緩和醫學科主任謝宛婷醫師在安寧病房工作的15年,陪伴逾7千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更為了推廣「病人自主」跨讀法律研究所,成為少數擁有法律學位的醫師。而今,謝宛婷在台南開設獨立書店,盼能將對善終的思索從白色巨塔帶進社區,即使人生迷路了,也能有個所在安頓自己、探尋答案。
閱讀更多
2023-10-23
胡肇芳 整理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前宣布,8月重啟發放重陽節敬老禮金1500元,民眾8/8~9/7可持敬老卡至各捷運站悠遊卡加值機、4大超商等靠卡領取,後續依序有現金匯款、公所指定地點及時間領取方式致送,如果逾期,10/12~11/13還可至定點親自領取。人瑞則由各區公所里幹事到府致送,全市預計逾55萬名長輩受益。除了北市以外,全台各縣市近日也即將陸續發放敬老金,《今周刊》也一併統整各縣市重陽敬老金資訊,完整懶人包一次看。
閱讀更多
2023-10-20
郭美懿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 「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相關的健康問題越來越普遍,但一般人常搞混兩者差別,究竟「膝關節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引起?」、「補充鈣質是不是可以緩解疼痛?」、「是否需要補充葡萄糖胺呢?」就讓骨科醫師專業解析,教你分辨這兩種病症的差異以及治療方法。
閱讀更多
2023-10-18
照護線上
50多歲李先生有糖尿病,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症狀,就沒有好好服藥,平時的血糖控制不甚理想。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指出,長期血糖超標會對心臟、腎臟造成傷害,所以患者在一次感冒之後,病情急速惡化,出現雙腳水腫,走路也會喘。
閱讀更多
2023-10-17
郭美懿
骨鬆除了常見於高齡長輩外,臨床上有許多50歲以上婦女,自覺身體勇健,因為跌倒或外力造成的突發性骨折,就醫才知道支撐自己多年的骨骼這麼脆弱……
閱讀更多
2023-10-16
林暐鈞
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胡念之代表新光醫院、醫師角色來分享,如何擁抱樂齡。
閱讀更多
2023-10-16
優照護
今周刊編按: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 死亡 與失能的主要原因,台灣每年新增3~5萬腦中風患者,且終生發生率為四分之一,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有中風危機。腦中風即使存活也常留下後遺症,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照顧者沉重負擔。正確的居家改造和居家照護,是協助中風患者重返家居生活重要的一步!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