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壽險

顯示第 101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16

面對善終  要留給家人的是「財產」還是「負擔」?

tCol 2017-11-17

洪佩玲

面對善終 要留給家人的是「財產」還是「負擔」?

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也有人說生命不在長短,在於精采與否,面對人生最後一哩路,你打算怎麼活?

閱讀更多

夫妻皆從事高危險行業 5面向保險規劃不用怕

tCol 2017-09-15

小花平台保險+

夫妻皆從事高危險行業 5面向保險規劃不用怕

小葉夫婦皆從事木工技術工作,丈夫負責操作車床,太太則協助準備木料。由於工作性質是屬論件計酬,加上夫妻倆相當勤奮,因此經濟收入算不錯。兩人行業本身風險高,夫妻又同在一個工作環境,風險集中度極高。雖然如此,兩人因為擁有一對兒女,只對儲蓄性質的保險較感興趣,總希望能透過保險進行子女教育基金及退休規劃,所以儲蓄險買了不少,但對其他險種卻總興趣缺缺。

閱讀更多

三明治爸爸可善用「重大傷病險」

tCol 2017-08-21

小花平台保險+

三明治爸爸可善用「重大傷病險」

建明今年42歲,在金融公司上班,收入穩定,有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女,太太是家庭主婦,除了照顧孩子、料理家務外,也會定時探視公婆分擔照顧責任;建明工作忙碌又身兼一家之主,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可說是典型的「三明治爸爸」,萬一不幸發生意外,一家生活可能陷入經濟困頓。 快跟著小花平台一起為三明治爸爸加油打氣,一起做好保險規劃。

閱讀更多

轉嫁失能風險,要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

tCol 2017-08-14

徐易琳

轉嫁失能風險,要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為7~9年,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的報告也顯示,平均照護時間也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25,000元計算,平均總共照護費用支出就高達220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負擔,因此需要透過保險轉嫁這些風險。只是,要轉嫁失能風險,應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呢?

閱讀更多

本身有疾病,還可以投保壽險和醫療險嗎?

tCol 2017-08-04

廖和明

本身有疾病,還可以投保 壽險 和醫療險嗎?

有疾病真的就不能加強保障嗎?答案揭曉,如果曾經生過病,還是可以投保,但有限制。民眾在投保 壽險 或醫療險時,無論病情嚴重與否,都要「誠實告知」,這樣才不會面臨投保後拿不到理賠等權益損失,不僅原本規畫保障的目的無法達成,還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理賠紛爭。

閱讀更多

賺回退休金

tCol 2017-08-03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另一半走了,變更保單要保人一定要這麼麻煩?

tCol 2017-07-07

小花平台保險+

另一半走了,變更保單要保人一定要這麼麻煩?

阿祥是一家之主,也是主要經濟支柱,剛結婚時就以自己為要保人以及被保險人投保,後來也以自己為要保人幫太太秀玲和2個孩子大寶、二寶規劃保險,除了基本的醫療險外,也投保增額 壽險 當作孩子的教育基金,希望長大後就有一筆錢可供他們深造進修。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後來阿祥罹患了癌症,不久就撒手人寰了。秀玲強忍悲痛處理完阿祥後事時,還得處理保險問題,保險業務員在辦理阿祥保單理賠的同時,也告知她:每份保單都需要她和孩子都簽聲明同意書才能把要保人改成她,而2個孩子都在外地讀書,2-3個月才回來一次,想到要花時間精神處理這個問題,她就傷透腦筋,一定要這麼麻煩嗎?快來聽聽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怎麼說!

閱讀更多

二○一七財富態度大調查》8成都想及早投資  卻快40歲才行動 50歲前存夠退休金  長壽世代必懂5個理財法則

tCol 2017-07-06

歐陽善玲

二○一七財富態度大調查》8成都想及早投資 卻快40歲才行動 50歲前存夠退休金 長壽世代必懂5個理財法則

高齡化趨勢下,人活到百歲已是現實問題;歲月漫長,如何有效管理好自己的財務風險,成為當前社會集體共識。

閱讀更多

便宜3成免體檢  銀髮族、近貧族瘋搶 小額終老險超夯  誰才最需要?

tCol 2017-06-29

沈瑜

便宜3成免體檢 銀髮族、近貧族瘋搶 小額終老險超夯 誰才最需要?

今年二月開賣的小額終老保險迄今已賣出十一萬張、保費逾十二億元,為什麼能賣這麼好?你需要買嗎?

閱讀更多

買對險種解決問題 – 壽險篇

tCol 2017-06-21

財商教育實驗室

買對險種解決問題 – 壽險

保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是否需要應依據責任大小及可否承擔風險來決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