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
郭美懿整理
被譽為「玉女掌門人」的59歲藝人方文琳,一向以注重健康、愛運動著稱,她卻在週三(9/25)深夜發文證實罹患食道癌。方文琳表示,今年6月底到健診中心做全身健康檢查,因家族有腸胃癌病史,因此注意力只放在腸胃鏡上,但女兒發現健檢報告「食道癌」項目出現紅字,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食道癌零期。方文琳說,檢查報出爐前很煎熬,她跟女兒各自搜尋網路,想知道食道癌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治療、存活機率等。結果女兒來房裡,一對眼就哭著拍打她,「她說不該妳會有啊,這癌幾乎是以男性為主,都是妳!都是妳愛喝高粱!」她這才想起自己為緩解更年期的煩躁身心狀況,養成睡前喝一小杯58高粱的習慣,加上平日超愛喝熱湯,燙到嘴巴破掉都沒關係,可能就是傷害食道的主因。醫師提醒,吸菸、飲酒、檳榔,以及不良飲食,都是引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尤其亞洲人喜歡「趁熱吃」,也熱愛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這些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台灣1/4人口罹患胃食道逆流,可能發展成「巴瑞特氏食道」,進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4-09-05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紀增長,體重不知不覺上升,即使克制食慾、努力運動,體重計數字卻還是失控!難道過了一個年紀,當真是呼吸、 喝水 都會胖?其實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可能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中,營養師高敏敏就揭露10個容易被忽視的增重原因。
閱讀更多
2024-08-25
郭美懿
因為肥胖引發心肌梗塞真的不是都市傳說!前急診醫師陳威龍曾因工作、攻讀博士兩頭燒,日夜顛倒、暴飲暴食,一年內胖近10公斤,在實驗室突發心肌梗塞,幸虧學弟及時發現送醫,在加護病房住了1週才撿回一命。重生後的他從攝取大量精緻澱粉轉為低碳飲食,改喝無糖豆漿或糖分較少的卡布奇諾,成功減重20公斤。
閱讀更多
2024-08-22
郭美懿
明明身體就沒啥狀況,為什麼莫名其妙覺得口乾舌燥、 喝水 都沒用呢?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都會發現自己變得容易口乾,口水變少、變黏稠,當心這是「口乾症」的警訊!口乾不但容易導致蛀牙、口腔黏膜傷口癒合變慢,嚴重者更會有舌頭灼熱感,甚至出現念珠菌感染,因此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24-08-07
蔡曉萱 整理
巴黎奧運即將落幕,除了精彩賽事,法國的美食文化也成為熱門話題。馬卡龍、可頌、鵝肝醬等精緻美食讓人垂涎三尺,但也令人好奇:為什麼法國女人能在美食誘惑下,依然保持優雅苗條的身材?
閱讀更多
2024-07-16
郭美懿
夏季持續高溫讓大家叫苦連天,甚至出現許多受到「熱傷害」的病人,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截至14日為止,短短2週就有629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已經超過去年同月份(887人)的7成。醫師提醒,療熱傷害最重要是「三快」—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就醫;平日要多補水來預防。不過對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病友來說,水分補充要特別小心,建議一般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喝1500到2000 c.c.,若大量流汗時可在水中添加少許鹽,或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的電解質。
閱讀更多
2024-07-15
學老誌/陳珮蓉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在談營養之前,我先分享我對高齡養生的美好印象。記得幾年前去日本參訪居家營養照顧,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在日本居家營養師的引領下,我們進入個案家中,迎接的是個案自種自製的冰梅子茶;而她是一位有巴金氏症而坐輪椅的老太太。另一個畫面,是我們參訪一個共餐點,來參加的長輩們全部穿著體面,展現精氣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儘管年老而身體功能退化,仍然能夠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同時還能分享親友,並且呼朋引伴常常聚餐並且認真打扮出場,能讓人維持年輕活力!而這些需要一些學習,以及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高齡養生,熱量(卡路里)與心情能量是同等重要的。高齡營養保健,也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6-13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膽固醇過高會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一名女子體內膽固醇、塑化劑都很高,卻不想吃降膽固醇藥物,經他指導,女子自此不碰反式脂肪食材、運動、戒糖、少吃水果、停用過香的清潔用品,並使用排毒處方,半年多後,女子膽固醇大降64%,回歸正常,體內也無殘留塑化劑。
閱讀更多
2024-05-30
郭美懿
在餐飲店工作的36歲王先生,近1年來頻尿,晚上常要起床好幾次,睡得極不安穩,本以為是泌尿系統出問題,就醫發現醣化血色素高達13%,渾然不知已經得了嚴重的糖尿病!醫師研判,男子除了有遺傳及肥胖體型的高風險因子,近幾年來工作時只要口渴,就喝店裡免費供應給客人的含糖紅茶,很少 喝水 ,恐怕也是肇因。
閱讀更多
3/ 30
第 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