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哀傷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3

癌末父等不到安寧病房,暖心護一路陪伴在家善終!兒淚謝:幫爸洗澡、刮鬍「比親姊更像姊姊」

tCol 2025-01-24

郭美懿整理

癌末父等不到安寧病房,暖心護一路陪伴在家善終!兒淚謝:幫爸洗澡、刮鬍「比親姊更像姊姊」

住院的癌末病人多數都希望能在家裡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居家安寧療護能實現癌末病人最終的願望!近日有位癌末盧先生的家屬,因接受了豐原醫院居家安寧團隊的照護,讓爸爸完成心願在家走完人生最後的路程,生死兩無憾,對於團隊成員不分假日、晝夜,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照護,表達滿滿感謝及感動,特別投書希望醫院表揚照護團隊的善行。

閱讀更多

彭冠宇專欄》陪孩子快樂演自己:爸爸給你的愛不用拿努力來換!

tCol 2025-01-22

彭冠宇

彭冠宇專欄》陪孩子快樂演自己:爸爸給你的愛不用拿努力來換!

不善言辭似乎不是某個時代的特色,而是許多認真父親形象的集合,他們心裡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但或許正因如此,讓部份兒女們產生一種「自己總是不夠好」的挫敗感,始終未能讓父母親感到榮耀、驕傲的一種未能言明的遺憾。

閱讀更多

大S驟逝…S媽淚喊「心破了洞如何補上?」人真的會心碎!醫揭「心碎症候群」:嚴重恐致命

tCol 2025-01-08

楊雅馨

大S驟逝…S媽淚喊「心破了洞如何補上?」人真的會心碎!醫揭「心碎症候群」:嚴重恐致命

20250212編按:女星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身邊親友備受衝擊,尤其是最親密的S媽、小S與丈夫具俊曄,陸續在社群平台抒發心聲,字裡行間都能感受他們撕心裂肺的痛苦。具俊曄6日在IG發文談到訣別愛妻「我在經歷無法語言形容的悲傷和痛苦,這是超越所想像中的斷腸似的時間來比喻」,小S更是在姊姊宣告不治後哭到幾近癱軟。而面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 哀傷 ,S媽沉默9天後首度在自己的社群發文,分享歌手陳昇的歌曲《把悲傷留給自己》,並透露「無故的愛上這首歌、早就為我寫好的!」週三(2/12)凌晨2時許她再度發聲,留下11字「心破了一個洞要如何補上?」令人心碎不捨。摯愛離世,任誰都難以輕易走出來,有醫師便提及留下來的家人,可能因巨大深沉的 哀傷 而發生「心碎症候群」,導致胸悶、胸痛,甚至休克、心臟驟停等類似「心肌梗塞」的症狀。醫師提醒,當生活面臨重大事件,感覺憂鬱、難過,除了自我調適排解壓力,也可以尋求專業的醫療輔助,千萬別輕忽相關症狀,「心碎也會致命」。

閱讀更多

想「好死」有這麼難?瓊瑤「自主離世」引爆善終權討論…為何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卻不到1%,問題出在哪?

tCol 2025-01-03

郭美懿、黃靖文

想「好死」有這麼難?瓊瑤「自主離世」引爆善終權討論…為何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卻不到1%,問題出在哪?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更多

嘆鄉親繳同樣健保,卻不能享相同醫療資源!他推在地24小時急診服務,卻中風失左手、左腳行動力

tCol 2024-10-25

徐超斌, 謝其濬

嘆鄉親繳同樣健保,卻不能享相同醫療資源!他推在地24小時急診服務,卻中風失左手、左腳行動力

徐超斌回到達仁鄉衛生所,全心全意為鄉親服務,因為醫生不夠,他每月工作超過四百小時,一星期巡迴醫療的車程足以環島一周。用生命治療病人的「超人醫師」,最後不堪負荷,還是倒下了……

閱讀更多

為何要預立醫療決定?成了病人,你很難保有醫療決定權…簽署率不到1%,問題出在哪?

tCol 2024-10-14

黃靖文

為何要預立醫療決定?成了病人,你很難保有醫療決定權…簽署率不到1%,問題出在哪?

我國《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1月上路,是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5年多來累積8萬多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只是,若以我國成年人數來推算,簽署比率還不到1%。《病主法》最大推手、前立委楊玉欣,本身受罕病所苦。她說明,人生充滿無常,我們都會無法預期何時遭逢意外,在意識清楚時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是立刻要做的事」。她認為,接受、拒絕醫療行為是基本人權,政府應全額補助預立醫療決定的諮商費用。前身為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現在於第一線推廣預立醫療決定的為愛前行基金會副執行長邱宇晨坦言:「在台灣,即便是年過六旬的退休族,都認為自己離生死議題還很遠,更遑論年輕族群。」(原文刊載於2024/8/20,數據更新時間為2024/10/14)

閱讀更多

傷心夠了才「滿足」…熊美玲找回名字、走自己的路,告白摯愛林秋離:謝謝你「放我飛」

tCol 2024-09-05

郭美懿

傷心夠了才「滿足」…熊美玲找回名字、走自己的路,告白摯愛林秋離:謝謝你「放我飛」

採訪約在金曲獎過後1個多月,熊美玲為走紅毯所染的那頭紫髮,已褪成近似銀白的淡亞麻色,她笑著說:「我想染成跟秋離老師一樣的顏色,我好想變成他!」變成一個人的樣子,不是單純的仿聲,而是把摯愛活回來;然而轉變,也是找回自己的過程。熊美玲說,嫁給林秋離之後,人生長達20年幾乎沒有聲音,「因為我老公太會說話了!」直到丈夫過世後,她出專輯《一路平安》、入圍金曲4大獎,回過頭來肯定自己,這才發現丈夫留下的最後禮物:「他是放我飛,是讓我自由自在做自己!」

閱讀更多

算命師斷言活不過半百,她年年寫遺囑「重生」!中年後學會整理人生:勇於拒絕,活成想要的樣子

tCol 2024-08-29

郭美懿

算命師斷言活不過半百,她年年寫遺囑「重生」!中年後學會整理人生:勇於拒絕,活成想要的樣子

源自日本的終活,意指「為了人生終點而進行的準備活動」,目的在於對人生最後一哩路預作準備,消解了對死亡的不安,讓人不留遺憾與負擔的告別。這包括整理財務狀況、預立遺囑、預做醫療決定、老後斷捨離、身後事的安排等等,但終活需要做的只有這些嗎?

閱讀更多

70歲癌末法師白天講經,晚上睡棺材!他「與身體和解」在家尊嚴離世…4照護模式讓末期病人安寧善終

tCol 2024-08-12

郭美懿

70歲癌末法師白天講經,晚上睡棺材!他「與身體和解」在家尊嚴離世…4照護模式讓末期病人安寧善終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儘管國人多數認可這個觀念,但對於安寧仍存在許多迷思,認為安寧療護就是等死、放棄治療,甚至跟「安樂死」劃上等號。事實上,安寧療護有多種形式,也不是只有住在醫院才能接受治療,能依病人心願選擇居家或在社區,在生命最後階段得到妥適安心的照顧。

閱讀更多

驟別摯愛韓良露,妻離世9年卻很少墓前探望…朱全斌:喪偶是畢業禮物,她成為我身上一部份活著

tCol 2024-08-07

郭美懿

驟別摯愛韓良露,妻離世9年卻很少墓前探望…朱全斌:喪偶是畢業禮物,她成為我身上一部份活著

人們透過節日祭掃來懷念逝去之人,朱全斌卻說自己罕至亡妻墓前,清明掃墓、平日三炷香也很少做,倒也沒有罪惡感。「有些人最難接受的就是這個人走了,我就失去了,但我覺得我沒有失去。」朱全斌說,當一個人對你的人生產生巨大影響,她便成為你身上的一部份,「譬如我有些思維、說話的方式都受她影響,成為我的一部份;所以有些部分的她是活著的,在我身上透過我活著啊!」

閱讀更多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