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4
郭美懿
一家人為分產、爭產撕裂親情時有所聞,如何有智慧處理資產,也成為老後必修的學分。主播劉芯彤日前提及,某年爸爸趁著全家聚餐,拿出一張資產分配書,要他們三姊弟看清楚並簽名。爸媽更言明會考核哪個小孩較孝順,未來會多分他一點,雖然始終不知道爸媽戶頭裡到底有多少錢,但劉芯彤覺得長輩可以把這招學起來,「孩子就會乖乖回家。」
閱讀更多
2023-02-22
陳美儒
編按:選填志願總是讓高中生們好糾結,究竟怎麼決定才是最客觀最正確的呢?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對許多人來說,選擇不只攸關未來職涯發展,也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著實不容易,但是當孩子的志向,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時,究竟該怎麼辦?作者陳美儒老師於建中任教40年,看遍了各式各樣優秀頂標的青春少男少女,仍然感嘆──青春真的不容易。(原文刊載於2021/8/19,更新時間為2023/2/22)
閱讀更多
2023-02-14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 譚敦慈
明天與無常,不知道何者先來。事前做好的準備,成為了面對無常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3-02-10
呂秋遠
嗨!呂律師,我又上來了,我現在碰到一個掙扎的問題。我兒子在外工作7-8年了,因為他全靠自己,我們當父母也不會要求他要每個月匯錢回來,他當然也沒有主動匯過。現在他想結婚了,本來說好公證,現在又說要辦傳統儀式結婚。我們剛還完兩個小孩讀大學時給他們生活費所借的錢,還有房貸要還,我們夫妻所賺的錢都跟生活剛好打平,沒多餘的錢讓他辦婚禮跟聘金。我現在的煩惱是我該去借錢讓他辦婚禮,還是讓他自己去面對。我們所接觸的好像都是父母包辦,覺得不幫他,我們不配當父母,我現在處於擺爛的方式,他們一頭熱,我告訴兒子傳統要準備很久,花很多錢,要準備什麼什麼,等幾天他們冷靜下來,如果一樣堅持傳統,再來打算下一步,你覺得如何呢?
閱讀更多
2023-02-04
郭美懿
婆媳問題一向是家庭關係中最難解的題,諸如小孩教養、坐月子等事情,也常牽動婆媳之間的敏感神經。一位即將臨盆的人妻表示,自己提前找好了月子中心,但婆婆卻暴怒說:「有婆婆幫忙為什麼要去月子中心?」控訴媳婦此舉是「陷害」她讓人覺得婆婆對媳婦不好,更揚言如果去住「就斷絕關係」,讓這位準媽媽每天活在焦慮中。
閱讀更多
2023-01-18
畢德歐夫
運將大哥說:「三個孩子,一個兒子還在念碩士,兩個女兒則出社會工作了。」不過,大哥這麼說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喜悅或輕鬆的感覺。才知道原來這位五十六歲的大哥,白天開計程車,晚上還要開垃圾車繼續賺。因為替小舅子(老婆的弟弟)作保,背上了三百萬的債務。
閱讀更多
2023-01-09
呂秋遠
關於網路盛傳的流水席故事,真正可怕的,並不在於流水席好不好吃、是不是體面,而是這個未婚夫的存在感,完全消失。
閱讀更多
2023-01-07
周品均
「離婚」,是個不容易的決定,畢竟兩個人從交往到結婚,在一起可能很長的時間,兩方的家庭有非常多的互動,兩人可能已經有共同的孩子,想分開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閱讀更多
2023-01-06
女王
成為母親,我從不說犧牲,也不稱偉大。很多人常說母愛很偉大,所以當了媽媽就要犧牲自己。也有人說,媽媽就是要無我,要把孩子放第一位。聽起來有道理,但真的成為母親後,我並不認為這是絕對的真理。因為,我一點也不想當個總是說:「媽媽好辛苦、好委屈、好可憐,為了你,我多麼犧牲自己、放棄自己的夢想。甚至為你忍受不幸福的婚姻,我過得好辛苦,你應該要孝順我、聽我的⋯⋯」這種情緒 勒索 型的媽媽。
閱讀更多
6/ 17
第 6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