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退化性關節炎為老年人最普遍的疾病。據統計,70歲以上年長者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除手關節、髖關節及腕關節之外,最常發生在膝關節,疼痛嚴重時走路都成問題,但膝關節損壞就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
閱讀更多
2018-06-13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傷口癒合出現的蟹足腫症狀,常讓人傷透腦筋。34歲何先生被項鍊刮傷胸口,傷口癒合後逐漸出現暗紅色腫塊,因癢痛難耐而就醫,經檢查確診為蟹足腫。
閱讀更多
2018-06-08
邱璟綾
美麗島事件、二二八事件,在許多人心中彷彿是上一代的歷史,但在台灣為了加速經濟起飛發展十大建設的同時,亞洲的柬埔寨正從原先東南亞的魚米之鄉,被赤柬政權以知識分子的鮮血,染成紅色高棉。
閱讀更多
2018-05-24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血型會影響到生存機會嗎?最近,日本一項新研究可能會有答案,其結果對O型血患者來說,似乎不是個好消息。主題為「O型血對嚴重 創傷 患者死亡率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5月的《重症護理期刊》(Critical Care)上。
閱讀更多
2018-05-14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一位 44 歲男性,在照顧癌末父親的過程中,多次見到隔壁床病患的急救過程,並在父親過世前後極度悲傷,心情上受到嚴重衝擊,一直腹瀉,並出現失眠、半夜驚醒、焦慮、恐懼、憂鬱,並不自主回想是否是自己決定不急救而害死了父親,遲遲無法原諒自己。
閱讀更多
2018-05-04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身體是用來活動的,不動的話會越來越僵硬,發生的部位可能是在某些關節,也可能是全身性。當身體變得僵硬時,肌肉就無法像往常一樣收縮,而且較易疲累,關節表面也會承受額外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18-04-30
平安文化
巨大心靈破洞,在生活歷程中,時時都會反應出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甚至不斷出現疑惑:「我值得存在嗎?我值得被愛嗎?」
閱讀更多
2018-02-08
林芷揚、圖片來源:達志
台灣地震頻繁,民眾心裡難免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情緒,有些人甚至出現失眠的情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建議,可依循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霍布福爾(Steven Hobfoll)的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
閱讀更多
2017-08-14
徐易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為7~9年,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的報告也顯示,平均照護時間也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25,000元計算,平均總共照護費用支出就高達220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負擔,因此需要透過保險轉嫁這些風險。只是,要轉嫁失能風險,應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呢?
閱讀更多
20/ 22
第 20頁,共 22頁